Dear
今天是我非常难受的一天,没有刻意去压抑自己的情绪,我还是以哭的形式宣泄出来,可是对着镜子哭的样子真的好丑啊。我发现阅读成为安抚不安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樊登读书推荐的一本书,书的作者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因此书写的很通俗。与阿德勒的积极心理学不同,书偏向于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原生家庭会对个人心理带来影响,养育心中的小孩是一种治愈自我的方式。
书中认为关系是由需要组成的,需要持续地存在,关系才有维系下去的动力,内心需要越强烈,对关系的渴望就越浓厚,处理关系也是在处理需要,同一种关系,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关系中的需要也会变化。
想到之前有句话 优秀不一定被爱,但会被需要;爱与自身优秀与否,优秀可能会吸引来更多社会资源。在家庭、朋友、爱情关系里,我们满足着亲密、认可、情绪被照顾、被重视、被关注、互助等一系列需要。在一段关系中识别自己和他者的需要,自我满足和相互满足会让关系持续而融洽。
书里从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意义感、亲密感切入,并讨论了几者之间的联系。
安全感是人类最低的需求,安全低的表现有是害怕,害怕冲突、指责与否定,害怕孤独、害怕被抛弃、害怕犯错、事情没做好、害怕没有支持、怕不优秀、怕没钱、怕工作不稳定等等,几乎所有人都会缺乏安全感,而健康的安全感是将一系列的害怕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如何获得安全感,一是适度放弃,过高的期待值所造成的执念越深,最后受到的伤害就越深。简单说来便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当然放弃的另外一面是做好失去的心态准备。二是小冒险,带着恐惧做一点点尝试。三是求助,小困难靠朋友大困难靠社会;四是交换,众所周知,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交换中的重要性。四是跟原生家庭分离,要开始心疼自己。
作者认为自由感是来自内心的自由,内在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感受和理性是人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与之相对应的是本我和超我,感受是情绪的流动,而情绪会带来身体状态的变化。感受和理性方向一致,身心和谐,不一致,神脑分离,身脑分离会带来内耗,而轻松和创造多来自身脑一致。
从这个角度说,自律并非自由,当自律与内心感受一致是才自由。即明白自己的想法,执行为目标努力也是自由的。实现身脑一致,最好的方式是尊重你的感受,让你的理性可以顺从你的感受。
要学会重视自己的感受,自己是重要的,自己的需求是值得满足的。不要去纠结正确应该,更多注重自己想不想。
与自由相对应的是不自由,失去自由是内在必须顺从的逻辑,即如果别人有要求,我就必须顺从,当别人控制我,我不应该反抗。以及别人的嫌弃让自己不自由,即心中“一旦别人嫌弃我,我就必须改正的”逻辑产生的不自由。此外事情太多,平凡普通都会让人不自由,亲密关系人的不开心、逃避,逃避是一种虚假的自由。在不自由中也是可以追求自由,比如改变自己的想法,为内心的需求去争取。
自由与安全感的关系是,自由是安全感被满足后的结果,纠结是自由的,情绪是自由的推动力。发脾气时是自由的,敢于愤怒是情绪自由的表现,而发火是一种相信不会失去或者不怕失去的勇气。
健康的自由是“随心所欲,不逾距”。
获得内心自由的方法,给自己解锁,寻找更多可能性,识别想法,懂得坚持,学会拒绝,找到选择的理由,并未选择负责。
价值感是对自己的信任。价值感是自由的结果。价值感帮助我们获得配的感,是做事的动力。真正的价值感就是体验到我的本质是好的。真正价值感不是盲目隔离别人评价,而是根据外资输入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认识,根据外在结果调整自己。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现在的你,只能说明你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但他的品味不能说明你不好。不要将他人的情绪与自己是否好相捆绑,减少他人比自己好,自己有缺点就是我不好的想法
抱怨作为一种归因方式可以维持自我价值感,问题是对方的,你就没有问题。抱怨、指责、甩锅有着一定正面积极意义。
过高的价值感危险,过低的价值感抑郁,保持健康的价值感,用现实检验能力。
作者认为意义感就是活出自我,人生的意义是去体验自我,去陶醉于人、事、物。这个过程有人概括为人生的意义就是想去更多的地方、吃更多想吃的食物、见更多喜欢的人,跟喜欢的人探索更多,做更多喜欢的事。自在的爱人,不需要回报的爱人也是一种体验自我,关爱自我的方式,即我借助于对你的好,体验了更好的自己。
爱人、爱事并享受其中就是人生的意义。与世界的人、事、物建立连接感帮助我们消解空虚。而爱事自我饱满的结果,即一个人有了安全感、价值感、自由,才能感觉到爱,产生意义感。
找到意义感的几种方式,重视自己的感觉,跟着内心感觉去生活,将自己的体验放在第一位,体会那些让你开心、喜悦、幸福的瞬间;追求过程而非结果。快乐有三个层次,感官刺激,情绪被照顾的满足,精神层面的愉悦感。
思考、读书、听课、心理咨询、与他人聊天、冥想、艺术等方式,都可以让你收获一些关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感悟。你去践行这些感悟,去做公益、帮助他人、创作、做项目,你对他人和事情投入你的爱,你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满足。
从意义感层面改善关系,前提是自身要有意义感。真正长久的关系必须要两个人找到共同的热爱。你需要去发现你们之间的共同话题,享受你们彼此的生活,一起探索这个世界。不一定是去旅行,也可以是去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值得享受的部分。
最后是亲密感,亲密的需求是你需要一个人为你做一些事情,表达一种态度,让你感受好些,包括给你看见、陪伴、理解、回应、关注、重视、尊重、认可、接纳、支持等。亲密是满足自身匮乏感的一种途径,亲密的作用是扩充自我,即通过别人,帮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但一个人拒绝爱,便难以感受亲密感,有三种形式即把不爱的时刻当成不爱我,扭曲:把多面的行为解读成不爱,忽略:对爱的时候视而不见,攻击。
健康的爱自己的方式是在自己为自己做和依赖别人满足自己之间找到一个灵活的平衡,两者都要会
解决亲密之苦的办法是找到自身需要的情感需求、找到亲密背后的匮乏、停止抛弃自己,跟自己亲密。
渴望感情,实际是渴望二次被养育。好的感情的本质是二次养育的能力。人可以自己养育自己,做自己的父母,陪伴自己重新长大。养育自己就是爱自己的过程。
自我强大有三个维度,一是直面现实,二是寻找意义,三是灵活变通。
作者认为养育自己的过程分为 回到内在,寻找期待,寻找逻辑找到匮乏感,追问来源修改逻辑。
从书的逻辑来说即回到内在检查自身安全感、价值感、自由、意义感、亲密感的状态,通过了解期待找到自身的匮乏所在,厘清几者之间的关系,修改自己的认知行为逻辑。从某种程度说安全感、价值感、自由、意义感、亲密感会随着人的经历体验、认知等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难以有十全十美的人,幸福的家庭会滋养人,好的感情也会达到二次养育,但不是所有人人生来都如此幸运或者一直幸运,不停地养育自我,爱自我去修正到健康状态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所以阿德勒一直在鼓励人们跳出过去,不要让过去成为抑制自我成长的借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