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12-02人生有意还是无意都去读读庄子吧

2021-12-02人生有意还是无意都去读读庄子吧

作者: 鹿之言语 | 来源:发表于2021-12-02 10:23 被阅读0次

用了一周多的晨起时光去读了一本《人生无意读庄子》。

这本书买于去年去鄂尔多斯的机场,以为薄薄一本,肯定会早早读完,哪知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

其实,就是用一生的时间,也未必能读懂,我非“至人”,实乃俗人。

红尘 之中,俗人有俗人的好,就连庄子自己也认为他的思想就隐藏在天地万物之中,俗人亦可以获知一二。

至少这次阅读之旅,让我对《庄子》的思想略知一二,还了大学期间只读小说不读经典的债。

全书主要讲了《庄子·内篇》里的七章内容,作者陈可抒是北京大学毕业生,也是青年诗人和评论家,更是专栏作家,对古典文化和诗歌有很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这本书就是他对《庄子·内篇》的看法。

第一篇《逍遥游》说,一切逍遥的本质都指向一个命题——回来做自己。这章也是我最喜欢的内容,也许天生对“逍遥”二字敏感,生命体质于此相近,就会莫名相亲。

作者认为庄子的煌煌数言都是指向一个命题:逍遥游的本质——“知道”。知道什么呢?

第一,要承认小和大是有差距的。

第二,不必争出胜与负。

第三,要自得其分,也就是“物任其性,事称其能”。

“富有大智慧的进取心,逍遥于本我,才是庄子学说的真谛,如何获得逍遥之游,便是进入庄学的门径”,这是作者在开篇的导航。

这也是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他把深奥的东西说得很清晰,尤其像我这一个逻辑思维还不够缜密,感性思维超过理性思维的人,在每章的导航里可以获得一种图解,读完这章后,还可以来这里复盘。

除了在每章的开始有导航,在每节的初始有提要。比如在《齐物篇》里,每一节提出一个见解,一共有六个认识,三个“以明”戒律,四个“以明”法则,四个“齐物论”寓言,所有的见解出自于庄子,归置于自我,推及以读者。

想来我要是写书的话,也得跟他学这些招数。

喜欢的第二个理由是,他的解读很有个性化,以《逍遥游》为例。

作者提供了好几重视角,可见思维之灵动。

第一种视角:讲述者点出问题的内核。也就是“人要去往何方”的大命题,北冥之鱼,是永不止步,永不停歇的庄学精神代言。

第二种视角:旁观者只关注成功的光鲜。“鹏之徙于南冥也“是旁观者常有的视角和心态。

第三种视角:当事者关心成长与未来。“天之苍苍”“野马尘埃”都是当事者看到的,但都没有阻碍它的前进。与此同时,当事者韩善于总结经验。水之积和风之积都是鹏得以成长的秘诀。

第四种视角:退缩者惯于自我安慰。当然这就是指向蜩与学鸠,它们不能与大鹏同行,就开始嘲笑此去的艰难与危险,所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它们只能“抢榆枋而止”。

第五种视角:有志者善于抓住要点。汤与棘的对话里重复鲲鹏的故事,关注故事的全局性也注重事实的具体细节。

这五层分析开启了我读书的新思维,以前是爬在书里读的,作者的解读带来的是立体的,多维的思考。

我对《庄子》之书,对庄子之人有了更深切的认知。

喜欢的第三个理由,作者有意无意地指引一条为人处世的道路。

第一,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不管“飞”到哪里,最重要的是阐明自己的内心,笃定内心的目标。荣与辱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辩证不清楚必然会对内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我做不到神人、圣人,努力做到至人无己,也就是确定了自己的内心,并且笃定地遵从、追求,不收外物的扰动,从而不迷失自己的本心。

第三,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自我是存在的,却又无形可寻,只能在模糊中慢慢感知,然而,生命却又如此短暂。庄子认为与内心“相刃相靡”的都是外物。

第四,“以明”以“葆光”。

不可陷于“定见”“争执”“是非”“思辨”中不能自拔,首先要学会“庸而不用”,用时自己耗费时间去做,庸指使别人施行某事,颇有点像不重要不紧急的事让别人去做或者不做。其次要“两行其道”,也就是当事者与实行者两个维度去看。其三要“存而不论”,这个前提是“六合之外”。根据庄子提出物的“八德”,找到“知之”之法。左右就是此物与“我”的关系,“伦义”指此物与世界的关系,“分辩”是此物与群体的关系,“竞争”是此物与他者的关系。了解此物八德,此物在六合之内,可以论之,若不在,存而不论。最后一点是“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学习了这些言论更要跳出言论,不能为别人左右而迷失自我,要在黑暗中怀存光明,就是“葆光”

第五,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生命有限,知识无边,切不可以此为借口,也不可以因此而焦虑。

第六,以无厚入有间。

人世间之节亦如牛之骨节,至人亦可无厚,如此才可以游刃有余。

第七,缘督以为经。

督,人体最重要的经脉,贯穿于后背,是经络中的脊梁。生命的意义就是人生督脉,以督为准则,就不会迷茫。“天为督脉,人为旁脉”“我为督脉,王为旁脉”“生为督脉,死为旁脉”“火为督脉,薪为旁脉”。找到人生准则,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了然于心。

第八,人生三事:欲做之事,必做之事,待做之事。

这是人生必然可能遇到的三种事情,怎么处理呢?庄子给出的答案是,无心为之,尽心为之,随而化之。作者认为这并不是庄子给出的绝对方案,老庄还是希望大家“已无厚入有间”,也就是“事有急缓,方法各异,全在于心”。与我而言就是得在寻求自我,天道中提升自己,明辨万事万物,才能游刃有余这些事件中。

第九,所谓命运,不过是弱者的借口罢了。

《德充符》里的德就是天道,符就是命运,德充符告诉的就是不用命运给自己找理由。

第十,不逍遥,则困苦。

用作者的话来说,没有一帆风顺的求道之路,只有百折不挠的成长精神。

守真、从天、非物、闻道,至人之境渐至也。

第十一,无中生有,有中生无。

庄子在最后都在告诉我们:大知虽大,亦不必以此为牢;至言虽立,倒不妨坐忘而化。

作者最后的一句话点醒众人:《庄子》已立,《庄子》已死,《庄子》已化,而天道混沌仍然在每个人内心的修为之中,怎么会死?

一如我,读完后,清醒中有混沌,混沌中有清醒,至少不再是糊里糊涂,人生似乎有了一张罗胖说的“图”。

我按图索骥,却又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如我买这本书和读这本书,无意又有意。

相关文章

  • 2021-12-02人生有意还是无意都去读读庄子吧

    用了一周多的晨起时光去读了一本《人生无意读庄子》。 这本书买于去年去鄂尔多斯的机场,以为薄薄一本,肯定会早早读完,...

  • 有意还是无意?

    胸中的那点墨终于干了。 今天早上打开简书,映入眼帘的一条信息:日更挑战失败…… 坚持...

  • 庄子哲学感悟

    如果你对人生还很困顿,请一定读读庄子,庄子的智慧足以解决我们人生的很多问题,庄子的哲学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

  • 还是多读读书吧

    今天读到一句话,挺有感触的,那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读的书多了,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强了。 我不由得想...

  • 有意?无意?

    观法国表演艺术家Yoann Bourgeois作品Celui qui tombe (谁跌倒了)有感 舞台,往一个方...

  • 有意,无意?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熟知的彼此。 到如今,打电话都需要找个借口。 不管有意,无意。 一切都已回不去。

  • 有意?无意?

    他,一个不算太帅,但很真实,稳重的农村男孩。 她,一个看起来也很孝顺和善良的农村姑娘。(因为彼此不是很了解) 他们...

  • 有意,无意

    小巷,红砖。琴,游过来黄昏碎花的伞青色的石板飞快的远去一群白羊形的云飘过来秋天是风摇着它的叶子我应该是青草上,安静...

  • 实话:还是多读读书吧!

    魔都的天气总是让人捉摸不定。一场雨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地下了下来。原本出去游玩的计划只好作罢。 烦闷中躺在沙发上胡乱刷...

  • 没事,还是多读读书吧

    上午,看到一篇文章《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让我的心似乎一下子平静了下来,其中的语句尽管都似曾相识,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12-02人生有意还是无意都去读读庄子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xy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