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做义工的朋友,其工作内容是照顾养老院的邻故老人。同时在老人们濒死之时,做些心理安慰与辅导。在这些年中,她送走过几十个老人。我有一次问她,“人在临故之前的阶段,是否有共同的反应。”她的答案是“有,虽然的老人们,年轻时有这样与那样的职业,受教育的程度也有高有低,但大部分人在那段时光里,忽然都变成了“哲学家”,都会问自己,我这一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其中有一个让她印象最深刻的老先生,反应很强烈。那个老者是那些老人中算很有经济实力的,他在自知自己会不久于人世后,总是拿着一打钱,见人就问,“请告诉我,人为什么活着?你认为生命和生活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也许,那个老者的这句问话,是每个人都该早些问自己的,我也问我,问现在的“我”,也问几十年后,即将离开凡尘的“我”,之所谓“面死而生”,我要自己回答这个关于“死”的问题,进而,
自由且不被打扰的生活我才会知道如何“活”。 生活里,当我每次有意无意的感觉生活无语的时候,我就会愿意参加“满月酒”和“葬礼”,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这样来的,以后,也会这样去的。我也曾问过一个老妇人,“您觉得生娃与故去,应该哪个会更痛些。”她回答道,“应该是生娃,生虽更痛,但那是希望的感觉,而死,是恐惧的。” 是的,“死亡” 的恐惧,每个人内心都应该有,只不过,大部分人觉得那离自己还很远,或是一厢情愿的认为与己无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佛陀说的没有错,人一出生,就是被投入了“苦海”,每个人都在这海里挣扎着,尽管有些人是嘴里含着金钥匙,但人的“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的纠结是不能逃脱的。人的“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及色欲”的恋迷是不能跨越的,人的“生老病死”的过程是不能缺席的。记得,〖西游记〗后面的戏中有这么一个细节,悟空成佛之时,在“老孙”看来,封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把自己头上的紧箍摘下,才是他最大的诉求。每个人的人生不就是一场“西游”吗?如果我们能在经历了我们应该经历的“苦难”后,我们获得了自我救赎以及自由,那我们每个人在故去的刹那,都会成为自己的“佛祖”。 人生其实哪有什么大事,最重要的事情,就在两端,一个叫“生”一个叫“死”,如果中间有个重要的东西,那我叫它“生活”,再具体的说法就是“自我救赎的自由生活”。“自我救赎”是生长,是那个“八十一难”,“自由生活”是果实,是我的“佛”。进一步讲,有一个词比自由更加自由,那就是“不被打扰”,如果说,自由在某种意义上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被打扰则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这里的“不被打扰”不是逃避生活,其是更自由更主动的“生活”。正如唐·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所说“起居无时,惟适之安”。至于,我工作,写诗,绘画,下厨房,已经是生活的副产品!自由且不被打扰的生活,也许是我生活的最低状态也是我的最高追求与向往。如我起起伏伏后,我看到了自己还活在这样的日子里,终有一日,我也会安详并带有微笑 。 就像我曾经写下的这段文字 在
有一天
后来的一个时间
自己给自己
造一座房子
那里
有看得到花园的厨房
美食间
都是阳光的味道
在那里
让我的猫
比我还懒惰
让我的画
比情还动情
也就在那里
我祈求
全世界把我遗忘
而
只成为你的全世界 尽心的去了解人性,进而接受人性,用更宽广的态度包容人性,让爱产生,于是有爱的生活就会出现,于是“自由”与“不被打扰”的生活才会降临!于是……! 当然,趁着我们还年轻,要努力勤奋的去“多赚钱”“多读书”,种下“物质自由”与“精神自由”的“因”与“根”!为“不被打扰”做好准备。这样才有资本和“生活”和“人性”谈一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