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的诗词很多,今天和大家分享几首不是特别常见,但是很有气魄,让人动容的诗词。
1.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清】李鸿章《入都》
这句非常有气势了,从历史的角度展望未来,对未来的自信和意气风发跃然纸上。历史人物往往有很多复杂的面孔,历史书只能留下单薄的一点点,而仔细地横向去描绘填充,就能看到更立体的人。
比如这位在中国近代史留下千古骂名的李中堂,也曾少年意气,如李太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狂放张扬。
2.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宋】李清照《题八咏楼》
因为本身是女性,又因为写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眼波才动被人猜”这样婉转缠绵的诗句,李清照容易给人一种柔弱女子的错觉。如果这样看她,那可就大错特错。
只是因为她对诗词文的定位不同,所以写起来无论内容和风格不一样。她的词虽大多清丽婉约,但做起诗、写起文来,常常是指点江山,胸怀天下,气势峥嵘,不下男儿。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清】杨昌濬《赠左宗棠》
左宗棠是清末名将也是名臣,他曾被派往新疆征战平叛,这是他的下属在送他胜利归京时所作,当然要重点称颂一下他平定新疆的功绩。
末二句反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意,左宗棠金戈铁马,平乱守土的赫赫战功,马上立体形象起来,刚健雄豪;且又因杨柳春风之典,自带春风化雨、仁教怀柔之隐喻,不会给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穷兵黩武之感,又切合了左宗棠组织将士一路行军一路种柳的开拓边疆、稳定民心的举措,刚柔并济,虚实相生,层次丰富,用古人的文雅的说法是“骚到痒处”;大白话说,那就是是马屁拍得呱呱叫,捧得又“高大上”,又“真诚直白”。
4.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
——【清】纳兰性德《梦江南》
纳兰词常常是惆怅低回的,然极少荏弱之感,相反总能给人一种触及灵魂、惊心动魄的气韵。
如这两句词,天上人间,碧落黄泉,遍寻不见,茫然怅望,连经声佛火都如断如续,恍惚迷离,可以说是将伤感的情绪渲染到极致。但在这极致的绝望中,却能体现出来,那曾经沧海的深情,坚如磐石,牢固不移,柔软中带着韧劲儿。
今天得分享就先到这里,下次继续聊。 如果你喜欢,别忘了关注+点赞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