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 [日] 奥野宣之
ISBN: 9787210082972
豆瓣: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89567/
本书的主要内容通过目录即可一览无余,作者提倡通过笔记的方式来落实读书的各个环节,以求达到“没有白读”的目的,具体到选书、买书、读书三个环节又解释了笔记在各环节的使用方法。作者虽然详细列明了三、四十点具体技巧,但可以概括成信息输入、信息转化、信息产出,与情报学中认知范式大差不离。我本人的方法与作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亦评亦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先需要声明的事,我与作者在第一章就起了分歧。“读书不再是‘随随便便’地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地去读”,作者的读书一开始就将随意读书排除在外。我个人认为,随意的阅读才是保持阅读乐趣的良方,所读之书可以是通俗小说传记游记画册百科,这些书的阅读有的可能只是享受一下他人的文字,或是体验一下我所未见的世界,不追求什么收获的最大化。
只限制在有目的性的阅读,作者一直强调手写的“笔记阅读法”我也不太赞成。我专门去翻了一下这本书原版出版的时间,是2008年,当时应该还处于Blog刚刚兴起的时候?现在对于信息的组织方式已有很大不同。电子笔记易阅读、易修改、易检索、易分类,方便程度都远远超过手写笔记,用电子笔记来代替手写笔记怕是大势之趋。
我将我自己的方法按照作者选书、买书、读书三个环节介绍如下:
1 选书:若是初入某一领域,可以选取该主体词下豆瓣评分较高的几本做个泛读,再通过此书的豆列,书评找到其他推荐书籍。若是领域内下次一级的主题,则可以选取一本该主题下评价较高的书作为引子(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枢纽书”),通过该书提及的参考文献扩充阅读。此外图书馆的书都是按照中图法分类摆放的,相关主题在书架上排的很近,可以直观地浏览主题内书籍,相比网络查询有时也会有意外之喜。图书馆查阅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当即比较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选取较佳的版本阅读。图书馆选书的办法与作者推荐的书店是类似的,但是国内即使口碑较好的书店,陈列的大部分也是流行书籍,甚至是以教材教辅为主,因此我更推荐图书馆。近些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也在不断提升,有些图书馆遇到尚未上架的书籍可以通过图书馆要求的方式直接下单购买,等看完后通过快递归还即可。选好的书籍在豆瓣上按主题建个豆列,或是在在线笔记里建个列表,就可以随时获取、及时更新。
2 买书:待到阅读列表初步拟定,就到了买书的环节。作者直接跳过了电子书的选择,但我现在除了典籍、画册和工具书外基本不买纸质书籍了,毕竟屋小物多,可用来存放书籍的空间实在不够,我又舍不得扔书。现在提供电子书购买的网站很多,亚马逊、京东、豆瓣……综合比较下来亚马逊可购买的是最多的,kindle阅读感觉也舒服。除了可供购买的电子版本,网上也有很多免费的电子版本提供,就是现在找起来需要一定技巧和时间。有些书籍始终没有渠道获得电子版本,我也会买来纸质书自己扫描,Epson入门级的高速扫描仪就足够满足普通读书人的需求。至于纸质书籍的购买,工具书没有什么好说的,典籍和画册最好追求质感与实质并重,若没有办法做到,就优先选择好的版别,包装可以用书衣解决。
3 读书:我对读书没有什么心得,只是一味地凭借着阅读速度刷书,看完后记住的不多。作者提的几个诀窍我觉得非常有用。一是在阅读时做好记号标记,用通读-重读-标记的方式筛选出重要的片段。在阅读电子文档的时候,可以利用kindle、MarginNote等软件书签功能做下标签。二是利用标记区分对象。国内备考经验丰富,这条肯定大家都用过,但是如果只是拿杂乱的符号来标注,其实作用并不大,一个人使用的标记最好能保持稳定,并建立起有逻辑的体系,而不要变来变去,这样不管隔多久一翻书就可以明白但是标记的含义。三是读书笔记要包含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除此之外还可以加上摘抄和评论,读者可以通过摘抄反复消化。从认知的角度来说,读书其实包含两个环节,理解与输出。摘抄是对书籍重点的概括,反复阅读摘抄自然能理解书籍表达的内容。四是重读书评以加深思考。个人的理解毕竟是出于基于自己过往知识的思考,参考他人的书评可以发现个人理解的误差。
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好友喜欢某网络作家在网上连载小说,但她没有时间上网去看。我便每日放学回家看一章,再趁第二天早操的时候转述给她。多年过去了,这本书虽然我只阅读过一遍,许多情节仍然可以脱口而出,这算是最低程度的输出吧。若是能写出一本书的各种门道,怕是即使不记笔记,这本书也算是读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