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影/文
《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一书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副产品。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一播出,好评如潮,在各个平台上都创造了播放量新高。大象出版社抓住了这个契机,趁热打铁,将剧集内容打造成了文稿,让纪录片从电子回归了文字,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本《跨山海:14位古代诗词偶像的真实人生》。
在书中,直面了曹植在政治方面的幼稚和行为不谨,直面了李白的官瘾,直面杜甫了的卑躬屈膝,直面了杜牧在青楼的徜徉,直面了李商隐在爱情方面的薄情,直面了辛弃疾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长久的军旅生涯,让我们耳目一新。
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清照和辛弃疾。
李清照是大家公认的千古第一才女,可是有谁又知道她晚岁失节,遭人嘲笑。在我们的记忆中,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我们刻画了天真开朗的少女李清照。
婚后的李清照,同样把思念写进了词里面,“莫道不销魂,卷西风,比黄花瘦”。面对家破人亡昏溃的朝廷,李清照写下了豪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内心里边,不是以成败论英雄的,项羽这个勇猛的将领,是她心目当中最敬佩的英雄。
从李清照的词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她一直处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当中。当赵明诚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她后,孤苦伶仃的她,一心想留下和丈夫多年来用心血换来的文物。可是,一位病妇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枉然费尽心思,也是落得收藏的文物流离失所,不知去向。
后来李清照又走进了第二段婚姻,不得不承认,女词人在文学上有建树,在生活当中未必能看得清人。第二段婚姻带给李清照的除了屈辱,一无所得。好在李清照性格倔强。为了摆脱那一段不堪的婚姻,她甘心受牢狱之苦。
关于晚年再嫁的是非,李清照没有留下太多的文字,可见,在她心里,那是一段极不愿意提起的往事,是一段屈辱的往事。
半生的颠沛流离,用心血换来的文物散失殆尽,第二次婚变打击,晚年的凄凉,人世间的种种让李清照尝遍了苦难劫数。在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当中,她的心境是冷冷清清、凄惨惨戚戚的。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揭示了她内心的凄凉悲苦。
前半生幸福美满,后半生孤独无依。大悲大喜丰富了李清照的生命,大起大落帮助她登上文学殿堂。
同样辛弃疾也是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造就他宋代文学史上传奇式的存在。
他既是大将军又是大文豪。“醉里看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他又不失一个文人。“明月别枝惊鹊,,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取蛙声一片。”
朝廷的起起伏伏,让辛弃疾那颗爱国的心无法安宁。朝廷的主合派把持朝政时,辛弃疾只能是哀叹“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空具有文,辛弃疾空有一腔热血。在政治风波当中,被罢免了所有官职,无奈只能是描绘田园的四季风光。“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居期间,弃疾描写了大量的田园风光婉约诗词。
隐居了长达20年的辛弃疾,暮年又迎来了他的一次英雄梦。然而在备战过程当中,弃疾和上级观点出现了相左。辛弃疾又一次被调离了前线,他的英雄梦又化成了一场梦梦。难得的是,他在词中却迸发了豪气与激情,成为了“词坛飞将军”。
除了这两位,其他十二位也是让苦难成就了他们令世人难以企及的人生。
人生如逆旅,苦难如山海。在时代的洪流下,诗人与我们都是微尘。
令人可敬的是,纵然身处坎坷、际遇多舛,他们仍能走出心灵的困境,收获旷达超脱的生命感悟,留下一篇篇绝世美文。相隔千年,他们的面容依然鲜活,他们的诗词依然宝贵。
读读这本书,当遭遇苦难、迷惘、焦虑、彷徨、不安时,它可以慰藉心灵,让我们笑看人生山海,向阳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