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傅雷,另一个约翰.克里斯朵夫

傅雷,另一个约翰.克里斯朵夫

作者: sweetleave | 来源:发表于2017-09-22 10:36 被阅读38次

            看完傅雷小传,几经落泪,心情久难平复。像傅雷这样的大师,一生活得至纯至真,对美和真的终生不渝的追求,让他在那个黑暗的年代熠熠生光,也是对美与真的追求托起了他闪光的才华。

          傅先生对自己要求极其苛刻。这种苛刻最体现在他的翻译作品中。一部翻译稿要反复改上五,六遍,及时即将出版,他依然在不断地修改,甚至是大改写。一个人如此反复地修改自己的译作,甚至推翻,是勇气,是决心,更是对精致完美的不懈追求。如此挑剔和苛刻,才有了傅译。

              傅先生将对美和真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事业。既是事业,一生不敢懈怠,每天翻,每天写,哪怕眼劳成疾,也在继续坚持。天下没有白来的才华,才华是每天的磨练和精心雕琢。

              傅先生对孩子的爱就是大海。他对年幼的傅聪要求极其严格,这来自于他对童年母亲教育的回忆。傅先生的母亲因只留下了傅雷这一独子,既如此,儿必成龙,一路严苛管教,也造就了傅雷刚烈的性格。后来傅雷对自己的严格向傅聪表示过忏悔,他悔恨自己怎么给了傅聪这样一个缺乏温情的童年。傅聪远赴波兰学琴,父子俩靠书信交流,父子成为朋友,实在是难得。书信中,浸润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深情,对孩子的爱国主义的教育,对艺术的看法,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拳拳赤子之心的真诚袒露。尤其为了傅聪更透彻地了解希腊精神,在眼疾深重时甚至拿着放大镜翻译与抄写《艺术哲学》并邮寄给傅聪,这份父亲对孩子的爱与教导令人再次深深感动。

              傅先生一生铁骨,即使在汹涌如潮的文革批斗中也不肯低头。一个人的骨气和方正,在他这是体现到了极致。他只讲真和美,不为流俗所裹挟。正因如此,他遭遇劫难也在所难免了。时代没有给他一个光明的出路。只有一些好心又爱才的人暗中帮助他,让我们感到那个时代下默默流淌着的些许温情。如人民出版社,因其被打成右派的关系,无法出版他的译著,但却一直给他发稿费,并打算将其作品日后再出版,我们才能有幸读到《艺术哲学》这样的著作。

              傅先生的妻子朱梅馥,成就了傅雷的成绩。她爱艺术和文字,性格又温婉可人,总是小心地保护着傅雷,让他能安于自己的事业。以其柔化其刚,营造了一个和谐宁静的家庭氛围,处于急风骤雨环境下的人总能在她这找到一个平静的港湾。最后她追随先生而去,显得悲壮动人。我们如此才能一窥她温婉的外表下对先生用情用心至深至真,也是一个真纯之人。

            傅先生即使身处恶境,也没忘记善待他人。他遗书中交代的十三件事,有一件是将600元留给其家中保姆,让她度过困难。这在当时不是一笔小数目。人之将死,还在替别人考虑,真诚,善心实在难掩。

              傅先生一生似乎都是另一个约翰·克里斯朵夫。他翻译了克里斯朵夫的故事,也活成了克里斯朵夫,那个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的战士!也许他太过刚烈,丧失了保护自己的圆滑,给自己带来灾难。但是如果他圆滑了,那也就不再是他自己了。是战士必有战士的风骨,也必有战士的血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傅雷,另一个约翰.克里斯朵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gx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