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从小到大,好像没有什么是哭不能解决的。在家里,被长辈说了,哭;和姐弟有争吵了,甩门躲在房间里哭;在学校,被老师说了,哭;小学时,争论不过了,趴在桌子上哭;中学时,争论不过了,就跑到厕所哭……好像一哭二闹在我的生活中,便是家常便饭,是解决自己做蠢事的唯一途径。
来大学三年了,在异地上学的我,总是每天在笑,基本不会有更多情绪了。班级里的同学,似乎没有更好的关系,只是同学;组织里的同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关系,只是同事;宿舍里的舍友,似乎还没有更好的关系,只是舍友。可能是因为我懒,懒得去和别人打好关系,懒得做更多的事。
记得上一次哭,还是大一的时候在宿舍里看《忠犬八公》,想起了自己家的狗,想起了以前还有陪伴的日子,哭的很小心,努力不被发现,虽然之后还是被发现了,这是因为我有一个很愿意念叨叨我的舍友呀。虽然我很懒得和别人打好关系,但是,还是和她很好了,即使怎么都想不起来一开始是怎么走在一起了,但是现在还是一直彼此念念叨叨了,友谊这种东西,也是要彼此麻烦,也是要不怕麻烦的吧。
这次哭,想来是因为自己真的很蠢了吧。学个车,总能在上车之后,脑子一片空白,再面对左右后三个人的一起指导,越发乱的一塌糊涂,留下的只剩熄火。越着急,越乱,绝对是对的了,当乱到无法自拔时,一下子又回归小时候的情绪,一哭,便怎么都停不下来了。
作为一个二十好几的“成年人”了吧,还活的像一个巨婴,没有成年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还像个孩子一样,一点都不可爱,只能说蠢到家了,既解决不了问题,又会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
一个向来不带脑子出门的我,可能已经没有了“蠢萌”,只有“蠢”了。
这是一篇小橙子的小书页,记录着一个很不可爱的小瓶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