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读过《儒林外史》中的故事,应该就是《范进中举》了吧?无论是读书时,还是教书时,范进后来如何了,一直是让我纠结的事。这次响应顾老师的号召,一起读《儒林外史》,多年的谜案终于告破。原来老秀才不但中了举,后来还当了官呢!那么,整本书读下来,我的感受如何呢?
第一、儒林不“儒”
每次说起儒家,我就想起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一个个名臣节士的壮举在眼前闪过,一个个饱学之士气的名篇在耳中响起。可是,我没有料到,儒家弟子在明清竟然堕落到如此的地步。论才学,考得上的要么是作弊,要么是关系,真正的有才学者反而在民间。论做官,没几个为民为国,反都是抓紧时间填满自己的钱袋。一个汤知县,一年就搜刮了八千两白银。
而这些读书人日常的生活如何呢?有如范进一心苦读几十年的,妻子老母饿晕也与他无关。有如杜少卿的,讲究斯文到极点,却以举办“旦角大会”而闻名。更多的是整日附庸风雅,无所事事,互相吹捧。读书,本是要明理,怎么这里的读书人,都一个个像着了魔呢?
仅以匡超人为例,无功名时,老老实实读书,孝顺长辈,认真劳作。有了功名后,反而变得狭隘自私,满嘴谎言。是环境改变了他,还是读书害了他?
第二、科举不“公”
其实,科举考试的初衷是为了选拔出有才能者为国所用,给贫寒的阶层上升的通道。在这部小说中也可见端倪,比如贫寒的范进没有任何后台,虽然考了几十年,但依然凭借自身的本领跨阶层成功。比如汤家的公子,虽然老子为官,依然不能世袭,考不过还是不能当官。
可是,科举的弊端也是暴露无疑。鲍文卿父子帮向知府监考童生试时,各种作弊的方式上演,夹带的、互抄的,整个考场简直如同菜市。更不要说还有直接替考的呢,匡超人就凭这趟买卖赚得了老婆本儿。即使惧怕考试风险,也可以花钱买功名,比如周进的秋试资格,就是一众商人投资而来。这样的科举考试,又能选拔出像样的人才呢?
第三、小人不“俗”
虽然看到这些“斯文败类”的不堪行径让人添堵,但是书中的小人物们却着实可喜。比如卜老爹,因与牛老爹的交情,把外孙女嫁给牛浦郎,在牛老爹死后,不但帮助料理后事。而且一直尽心尽力照顾牛浦郎夫妻。再观在卜家白吃白住的牛浦郎,反而嫌弃卜家的商人身份配不上他。
再如鲍文卿,救向鼎不要身外之财,过继倪廷喜还要照顾倪老爹,对待过继的儿子如同亲生。
他们的身份都属于“三教九流”,比不上读书人,可是他们的言行,反而要比读书人有礼有节啊!
第四、市井百态
除去小说要批判的要揭露的,小说中反映出明清市井人家的生活也很有味道。读着一个个故事,就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当然面目颇有些模糊,因为吴老先生描写起外貌几乎是千篇一律,比如“只见一人,头带方巾,穿着某某直裰,脚上粉底皂靴”的话就出现过多次。之所以,这些人物能够活起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同,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个性,所以颇有趣味。
匆匆一读,如浮光掠影,草草为之,待一年后与生细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