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但不喜欢“忍受”这个词,我更想用“接受”来替换它。“忍受”是被动的,有点不情愿的感觉,而“接受”在我看来更正面,更主动。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这就要回溯到著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的理解,个人的“使命““回答了我是谁,而愿景则回答了“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未来的美好期待,而为了能够达到我们的期待,我们又必须要设立目标。这就是赵昂老师提出的“定位的三个层级”:使命和愿景—》身份和角色—〉目标。
1. 使命和愿景
说到“我是谁”,我不禁想起最近听过的一个微课:怎么用一分钟介绍自己?从愿景出发,我怎么介绍我自己?从身份和角色出发,我又该怎么介绍我自己?
我4岁母亲去世,7岁开始寄人篱下,我最喜欢的书是《简爱》,因为我欣赏主人公简的不屈不饶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我觉得那也是我的追求。我最怕的事情是丧失自由和独立,我害怕落伍,为此我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我喜欢分享、善于说话,身边的人都说我满满的正能量,我为自己是中国人骄傲,但我希望提升国人的整体素质。所以,我的使命是:分享和鼓舞, 我的愿景是愿中国人更被世人尊重。
2. 身份和角色
那么,我的身份和角色又是什么呢?写到这里,突然产生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身份,什么是角色呢?上网查了一下,得到下面的回答:“身份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最核心部份,管理的是这个人关于 “我是谁” 和 “我的人生是怎样的” 的事情。这个人做或不做些什么、有什么计划、内心在隐藏或者逃避些什么,全部都是为了满足这个人的“身份”需要。一个人在他的人生里只有一个“身份”,却可以有很多个“角色”。“身份”照顾的是在任何所处的环境里的整个人,而“角色”照顾的则是这个人针对某些人事物的他。可以说,一个人的所有“角色”加起来,便是这个人的“身份”。这个人在他的生活里,必须与很多人、事、物拉上关系。针对这些人、事、物,这个人会有很多不同的“角色”
好吧,我想我可以这样介绍自己的身份:我叫索菲,一个追求独立自由的爱学习的励志姐。
我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很多角色:儿子的母亲,老公的伴侣,娘家人的心理后盾,婆家人的中国媳妇和“圣诞老人”,老同事群的“校长“,朋友们和乳癌病人的知心姐姐,头马俱乐部的创会主席,电台嘉宾,喜马拉雅公益主播……;我的职业角色包括:生涯咨询师,HR/行政咨询管理顾问,美甲店店主,咨询工作室创始人 ,HR/猎头,培训师……在所有这些角色中,当下最重要的是“生涯咨询师和老公的伴侣的两个角色”。
3. 目标
从自己的使命和愿景,身份和当下的角色,我觉得自己之前的定位2.1基本表达了我当下的职业身份和角色:生涯咨询的学习者,职场及生活经验输出者。这也符合我的使命和愿景。 接下来,我今年的目标是什么呢?既然“生涯咨询师”是我当下最重要的职业角色,但我是新手,加上东莞这个三线城市很少人知道“生涯咨询师”这个职业,所以我的目标就是:2020年成为一个专业的生涯咨询师并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涯咨询。
最后,行动计划:
1. 每月写2-4篇1500字左右的职场或者生涯故事,发布在生涯平台、领英、简书、索菲梦想工作室及索菲美甲公众号及服务号,微信朋友圈,HR群,鞋业群,客户群
2. 每周发表的文章在喜马拉雅上录播
3. 经常参与领英问答今日头条问答
4. 继续参与东莞电台城市的声音节目做嘉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