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五,枳实类方

二十五,枳实类方

作者: 名曰伤寒 | 来源:发表于2018-01-15 16:20 被阅读0次

    枳实类方

    东子:

    枳实之长:枳实,性寒。古之枳实,或为今之枳壳,一枚约七八克。

    枳实之短:枳实,性寒。

    大千世界:本经:味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

          别录:酸,微寒,无毒。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谈到枳,不留心医药的人也可能从“橘变为枳”的故事中听到过:“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有些人据此说,枳这东西易落地而生,而具有什么什么药性,这属于臆测。其实,橘和枳是两个相似而又不同的物种。枳的生长范围更广一些,比较耐寒,淮北淮南都有,而橘子主要生于淮南比较热的地方。

        枳和橘,既指树,也指它们结成的果实。就果实而言,枳和橘也比较相似,都为圆球形,幼时为青色,成熟时为金黄色。成熟的橘子比较甜,果肉厚,汁丰,皮相对薄,而枳则果肉少,皮较厚,味酸而苦。这种肉皮分离的性质也是橘与枳的一个特色,有些树木的果实,如我们常吃的苹果、梨子、葡萄,皮紧贴着肉,没有一种分离感,而象核桃、栗子等皮肉也分离的很开,并且皮硬化而称为壳。成熟的枳的皮也叫枳壳,因为比较厚、比较硬。   

        古代一般用的都是枳壳,即成熟的果实,名字叫枳实。现在药房中的枳实,是幼时的青果皮,枳壳是成熟果实的皮壳。因此,使用仲景等人的古方时,原文中的枳实要改为枳壳。

      果实是一种凝结之象,因此,说"结“果。枳的果实,不好好长果肉,而是皮特别厚,一般果实是皮提供保护功能,让果肉好好长,凝聚为实,而枳好像相反,果肉少,皮特厚,好像果肉要为皮服务一样,主要凝聚为壳。因此,枳实的气机就是收缩凝聚为壳之象,既凝聚中有外散到包裹着那层东西的功能。

        其味主要为苦,苦为阴而下泄,又为子实,也自然有沉降下行的趋势。次要之味为酸,酸为阴而收敛。气为寒,寒主收引、沉降。综合来说,就是在下行中有收缩凝聚到壳的这么一种功能。或者说能够帮助具有外壳的器官来增强其收缩凝聚的力量。

        因此,枳壳的作用也主要用于那些中空的器官,如食道、胃、肠、子宫等,增强其收缩凝聚的力量与功能。

        本经说:除寒热结(实),大风在皮肤中,(结)如麻豆,苦痒。

        这些寒热不匀,气血不调产生的结滞,可通过增加壳的收缩力量来消除。

        别录说:主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

        这些大部分都说的是人体管道的地方堵塞了,所谓停水既是不怎么运转了才能停,可用枳壳增加收缩的力量来消除之。  至于本经和别录中说的止痢、止溏泄,如果是大肠无力而阔大导致的,当然也可用枳壳来治疗。古书记录非常简略,止痢、止溏泄,究竟止的是那种情况导致的痢、溏泄,这个没说。这就需要读其他本草书、方剂书等才能明白。这也正是古书难读、人们不想读的原因,记录太过简略,要明白,需要做很多思考的工作。

    ......

    枳术汤

    原文:1.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原方: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

    枳实芍药散

    原文: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原方:枳实,烧令黑,勿大过,芍药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医案:

    麻黄汤110:女,41岁。右上腹胀痛4天入院。一周来感上腹部不适未作治疗,4天前突然症状加重,右上腹胀痛,对症处理未见明显疗效,至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查B超示胆囊及胆囊壁明显水肿増厚,手术风险大予住院保守治疗,给予输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仍未见明显疗效。寒热正常,出汗正常,无头晕头痛,身乏力,口干口苦,胞胀不能食,腹部稍硬,拒按。大便少,偏硬,小便无异常。月经周期色量正常,无血块,经期无腰痛手足心小腹部不凉。白带正常。下肢轻度水肿无肌肤甲错,睡眠一般。处方:枳实芍散3剂。服药2天即明显缓解,今日查B超:胆囊以及胆囊壁全部正常!第4天症状体症全部消失,今日已出院。

    许家栋:许x伟,男,39岁。20091221。胃脘痛,甚则连及两胁两个月,久服西药无效(曾经用过十余种胃药),因惧怕患上胃癌(其交好之邻居殁于此疾),行胃镜检查:胃窦部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呈花斑状,可见散在糜烂充血灶,蠕动尚可。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纳可,但食后疼痛胀满加重,无口干口苦,多饮,饮温水;无寒热汗证,溲可;大便日一行,质干艰涩。脉紧势大,舌淡红嫩苔白滑略腻。处方:枳实芍药散改汤。枳壳30  生白芍30。水煎服四剂。二诊:半个月后始来复诊,诉说一剂痛止,四剂服完,诸症皆除。此次前来,乃领着其外甥女求诊。

    ......

    排脓散(附:排脓汤)

    原文: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金匮要略·疮痈肠痒浸淫病脉症并治第十八》

    (排脓散与排脓汤原文中均未提及,两方列于王不留行散之下而取名为“排脓”,因此均系治疗金疮化脓之疾的方剂。)

    排脓散原方: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原方: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 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注:

    东子:红肿热痛,按之痛,用黄芩黄连而少效者,则为脓,即可合排脓汤。

    ......

    四逆散

    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伤寒论》(318)

    原方: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 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注:

    夜雨寄北:问:关节胀和怕冷的,你治过吗,用过一些什么处方?

    答:关节胀和怕冷,我的经验是首选四逆散

    问:四逆散?

    答:对,四逆散。

    经方里有三个汤,四逆汤、四逆散和当归四逆汤。很多人都关节怕凉,就是四逆。要么四逆汤,要么当归四逆汤,要么四逆散。凡用了附子剂无效的,就用四逆散,注意加减。

    痹证患者,常表现为手足关节怕冷或手足关节凉,就是四逆。四逆散条文即有四逆表现。

    当归四逆汤、四逆汤、四逆散三方均以“四逆”命名,主治证中皆有“四逆”症状,均有手足冷。但其病机与临床证候却迥然有别。

    四逆散,少阳病,四逆散证之四逆,是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多兼见口苦,胸闷,爱叹气,脉弦有力等症;

    四逆汤,少阴病,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多伴有畏寒蜷缩,神衰欲寐、下利、脉沉微无力等症;

    当归四逆汤,厥阴病,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多有手足厥寒,脉细无力等症。

    中和:本方一直被作为调和肝脾的基本方,其主治,传统表述为肝气郁滞、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的四逆证(四肢发凉,冷不过肘膝),患者的这种四肢发凉,特别是在冬天晚上睡觉后也不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为典型的四逆证,系末梢循环不良的表现。也有的表现为患者自觉不冷而实际温度降低者。总之,此类患者四肢逆冷并非阳气虚弱所致,而是阳气内郁所致。说白了,就是阳气在人体内分布不均,体内较多,而四肢较少。所以说,四逆散是人体内阳气分布的调节剂,而不是阳气的补益剂。

      这类患者,以女性较为多见,对寒冷、疼痛等的刺激比较敏感,并易于紧张,易于出现脘腹疼痛等肌肉痉挛的情况,其肌肉的痉挛并不仅仅表现在脘腹,心肌、支气管平滑肌、胆道平滑肌、泌尿道平滑肌、子宫平滑肌等均可出现痉挛。如果四肢肌肉易于紧张,则血液循环易受阻,这就是四肢逆冷产生的原因。基于此,也可以说,四逆散是肌肉紧张的调节剂。为什么这么说呢?枳实(枳壳)对肌肉的影响是促进其收缩,而芍药是抑制肌肉的收缩,二者配伍后起调节作用。相比之下,芍药甘草汤则是肌肉痉挛的松驰剂。

    医案:

    小小湘东:四逆散就四味药,但一直用的不得法、不得要领。前两天我的腰痛病犯了,郁闷不已。但因此学会了四逆散的用法,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话分两段讲:1、病中看了刘西强老师关于四逆散心得“四逆汤之逆在于肘膝,四逆散之逆在于腕踝”,当时就是记住而已,想着有机会试一下子。

    2、女儿很孝顺,打听有好膏药,买来就给我贴上,就在给我贴膏药时,她的手凉的我差点跳起来,大叫了一声,贴完膏药,我摸了女儿的手和脚,真是腕踝一下冰凉!我立即想到这是四逆散证。书:柴胡15、白芍30、枳实15、甘草15    六剂

    结果反馈:1、多年恼人的便秘明显好转,几乎是一日一次大便。

              2、手脚转温,但还是较常人凉

              3、每次来月经都疼的厉害,这一次很轻微

              4、脾气也变得乖巧起来,这是我最高兴的了!

    下月我在给她开6副,进一步调理。

    秋缠:学习。四逆散我基本没用过,主要还是对此方认识不足。

    所谓逆,逆冷是也。从中心往四肢散发热量为顺,从四肢往中心递进寒冷为逆。刘西强按照部位来划分,可谓是一下抓住了2方的核心,四逆汤深,四逆散浅。

    ...

    刘柔之:一周前一个朋友来诊。述说仅十多天来上肢肘关节及两只脚发凉,都20多度的天气了摸着我的手感觉冰凉冰凉的,其他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脉有点弦弦的。当时就开了三副四逆散原方,三天后打电话告知好了许多,以后又吃了三副就彻底的好了。

    ...

    中医老薛:2005年冬,患者蔡某,女,47岁,诉怕冷,冷到开一夜的电热毯,天明脚还是凉的,舌淡舌苔薄白,脉细弱。看似阳虚无疑,然前医温阳无效,昨日下雪一场,近日雪听正寒,然管患者并未穿的里三层,外三层,阳虚乎?阳郁乎?试开四逆散三剂与之投石问路。

    三日后复诊,云怕冷减轻,效不更方,继服三剂。

    一月后再来云,自己在外边药店原方抓了一月剂量,现在已不觉冷了。但今天觉眼热,来诊,开小柴胡汤三剂与之。

    电话云,药后眼热愈。

    2007年5月因失眠而来诊,云自那以后没觉得象往年那么冷了。

    王晓军:我用本方治疗神经性尿频,患者均为女性,每于情绪不佳或生气时候发生尿次频繁,无痛感,多伴见有手或中自觉有冷感,亦有兼见胁佃不适等症状者,我皆以四逆散为主方随证加减,见效都在三四剂之间,时有复发,再用该方仍然有效!

    黄煌:我用四逆散治疗尿频,是跟范中林先生学来的。此方确实很灵!有的患者尿频腹痛,欲尿而不能,有的必打开水龙头听流水声方能尿出。

    ...

    正气液:某女,52岁,左颜面肌肉抽搐伴左侧头痛半月余。体型中等,黄色黄暗,唇色紫暗,舌淡胖,伸舌满口,苔薄白润。两年前患子宫肌瘤来我处求治,予桂枝茯苓丸口服半年而愈。我处方:柴胡12白芍30枳壳12甘草10三贴,另静静滴注丹参20ml,第二天来诊时嘴角只是偶尔跳动了,三贴药服完后病愈。

        按:芍药甘草为治疗肌肉痉挛的专方,此病人唇色紫暗,以前患过子宫肌瘤,服化淤的桂枝茯苓丸而愈,柴胡体质多易气滞血淤。

    ...

    熊兴江:某老年女性患者寒假前来就诊,主诉:胃胀十余年,失眠四十余年。患者自觉胃中有绷紧感、针刺样疼痛伴烧灼感十多年,与饮食无关,嗳气,食纳极少,中午仅能吃一小口饭,食多则胀感加重。曾在家乡乡镇卫生院作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口服理气消胀的中药冲剂以及抑酸西药略有缓解。07.7笔者曾经用补中益气汤10剂治疗毫无寸功。患者自生产分娩后即出现失眠症状,平常仅能闭眼休息一小时左右,严重时彻夜不寐,头晕,神疲乏力,身痛腰酸,手足容易冷,易小腿抽筋,性格内向,平素少汗,眼眵不多,小便不黄,大便4~5日一行。查:形体消瘦,面色黄黯无光泽,面庞瘦削,神情淡漠,手冰凉,掌指色紫暗,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无力。

          分析此人为典型柴胡体质,遂用四逆散加蒲公英,5剂后手足转温,面色改善,透出光泽,手脚容易暖和,胃脘症状缓解四层,睡眠略有改善,能睡2~3小时。再进五剂后,面色转红润,胃部胀感痛感基本消失,睡眠未再改善,以后单与酸枣仁汤善后。目前正在随访中。

    ...

    桐君新人:王某,15个月,男。儿子前段时间感冒咳嗽,我给他服用了桂枝汤+葛根+连翘,有一定效果(因为胃口一直还不错,没有发烧)。但是剩余一点咳嗽总是未愈,而且咳嗽的时间很有规律,都是在凌晨3点前后咳嗽,白天基本不咳。半夜咳嗽(另外还流清鼻涕),有几次直接导致了呕吐。在浏览医案的时候,发现有一则案例与儿子情况十分类似,小儿也是半夜咳嗽,白天基本不咳嗽,服用四逆散后,一剂见效。为此,我抱着试试的态度,也给儿子配了四逆散: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6g。晚上回到家,9点多煎好药,给儿子服下。效果真是神奇,整个晚上一声咳嗽都没有。从此咳嗽愈。

    分析:辩证的要点,就是半夜,丑时属土,寅时卯时属木,寅卯三八木,用四逆散(北柴胡 枳实,白芍 炙甘草)疏肝健脾(这段话引用至民间中医网的经方版主)

    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说道:小儿干咳气急而喘,脉涩沉有力,半夜交寅,病必加重且烦,此肝胆病热,冲塞肺家,宜用四逆散。柴胡,白芍,生枳壳,炙甘草各五分,于子时前服下即愈。

    ...

    solokevin:与母亲通电话,得知母亲近日身体不适,时欲小便而不得,小便有热刺感。在论坛学习和自学伤寒既久,联想母亲平日情绪容易紧张,感觉符合四逆散症状:

    柴胡 10 白芍10 炙甘草10 枳实10 三剂

    第一剂服后母亲就感觉舒畅了很多,小便不畅的的感觉就没有了,仍有热刺感。在拟猪苓汤 3 剂。服后诸证皆愈。

    ...

    厚朴:女,55岁,三周前就诊,确诊肾结石,双侧少腹疼痛难忍,腰酸,表情焦虑担心,小便呈肉眼血尿,舌红,苔薄,脉弦急。处方:除烦汤合四逆散合猪苓汤。服药一周复诊,感觉阴部像是生孩子一样的感觉,小便出血减少,疼痛明显缓解。原方继续,上午@草原上的小紫花 说妈妈结石已排出。

    回想半年以前,用四逆散合猪苓汤治疗肾结石,患者感觉也是和生孩子一样的,还特意到医馆找我号码咨询,看来四逆散合猪苓汤有类似作用

    ...

    qingwu:寒假在家,觉得自己既然学了医最起码得打理好家里人的身体嘛!于是我问了下妈妈最近的身体状况,妈妈说最近月经来之前乳房胀的厉害,去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妈又说年前因为厂里的事弄得特别紧张,而且经常会腿酸!然后我就用了四逆散为妈理了理气,我是这样用药的:柴胡6白芍3赤芍3枳壳6甘草6  5帖(因为妈月经期间偶尔会痛经,于是我用了点赤芍)而且根据我暑假那会儿为姐姐煎药的经验来讲,我觉得将一帖药煎两次然后将两次的药汁混合,早晚各服一次,这样效果比较好!然后我煎了3帖药,用完之后妈说乳房胀痛的感觉明显改善了!

    ...

    zhoujie:患者,女,47岁,因“上环后出血三月”来诊。患者三月前上环后月经淋漓不断,伴有乳房及小腹胀痛,多方治疗效差。视其人体瘦,舌红,苔薄,脉细。方予黄连阿胶汤合四逆散治疗。七剂后复诊,谓血止乳房无胀痛,小腹胀痛好转,睡眠改善。既往有认为上环后出血属湿热血瘀者,方用四草汤(马鞭草,益母草,茜草,鹿衔草)为主治疗。该患者体瘦,舌红,苔薄,脉细,眠差,属阴虚血热,乳房,小腹胀痛为气滞,故方用黄连阿胶汤合四逆散而显效。

    ......

    大柴胡汤

    原文:1.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论》(103)

    2.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伤寒论》(136)

    3.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伤寒论》(165)

    4.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原方: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大黄二两  枳实四枚,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 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

    东子:大柴胡汤即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大黄增生姜。

    经方循证情报速递:【案例】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汉方临床中心收治了一位25岁办公室女职员。该患者自20多岁起出现痛经,症状愈演愈烈,至工作时每月疼痛难忍,伴见大便秘结。来诊时患者诉已有5日未行大便。上班期间饱受痤疮和饭后腹胀的困扰。体查示:身高:160cm,体重:50kg,体重指数(BMI):19.5,血压:106/59mmHg , 脉搏:63次/分,皮肤及肤色未见异常,血常规、尿常规未见异常。妇检未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异常。舌诊示:舌下静脉怒张。腹肌压力轻度增高伴见胀满,触诊季肋部有抵抗感。经辨证,诊断为热邪炎上,气滞血瘀。处以7.5g大柴胡汤,日进一剂。服后两周内便秘症状有所改善,继服12周后患者自诉痛经症状消失,自此再无复发。

    【讨论】本案中使用的大柴胡汤提取物,用法为一日三次,每次2.5g,嘱患者餐前服用。其一日剂量7.5g中包含了4.5g复合提取物,由8种中药熬制而成:柴胡(6g),半夏(4g),黄芩(3g),白芍(3g),红枣(3g),枳实(2g),干姜(1g),大黄(1g)。该大柴胡汤为标准喷雾干燥后的汤液提取物,并添加硬脂酸镁,乳糖和果糖脂肪酸酯稀释剂。生产工艺符合日本及国际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常见适应症为:高血压,肝功能异常,高血脂,恶心呕吐,胆结石以及糖尿病。

    尽管大柴胡汤并不是治疗痛经的第一选择,但是先前的两个案例证明了其有效性。通过对本案以及报道的两例验案对比,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

    其一,所有病人都有便秘症状。由于该方中大黄有通便作用,使得便秘成为大柴胡汤的使用指症之一;

    其二,上述案例均出现了传统医学“太过与不及”中的“太过”(excess pattern)现象,这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1传统医学一章有所阐述。在汉方医学中,腹肌紧张度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条件。而大柴胡汤适应症也常见腹肌紧张度增高现象。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触发机制是心理压力。前两例患者以及本例患者均在工作或学习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据调查,在工作后的女性及大学生中,心理压力容易导致上述群体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和痛经。尽管其中的药理学机制尚不明确,大柴胡汤却早已被用于治疗心理压力触发的各种症状。方中柴胡和枳实能有效缓解紧张。上述提及案例中,所有痛经和心理压力(包括抑郁,易怒,或头痛等现象)在治疗后6个月内均有所缓解。可见大柴胡汤机制之一是缓解压力。并且所有病人在中药治疗期间未服用任何精神类药品。综上,我们认为,如临床上遇到痛经伴见心理压力的病人,大柴胡汤可以作为治疗方案之一。

    医案:

    黄煌:春节前Y先生来复诊了,效果满意。服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近两个月后,居高不下的空腹胰岛素指标已经下降,从半年前的303.7mU/L(17.8-173)降至187.2mU/L!而且,自我感觉舒适,疲劳感减轻,进食后的腹胀感消失。她的妻子也说先生的脸色不再暗红,好看多了。

        Y先生年近七旬,身高180 cm,体重103 kg。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尿酸、肥胖、脂肪肝,吃过不少西药,但效果一直不理想。这次,他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的用方是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的合方:柴胡20g、黄芩10g、姜半夏15g、枳壳20g、赤芍15g、生大黄5g、干姜5g、红枣15g、桂枝10g、肉桂10g、丹皮15g、桃仁15g、茯苓15g,  5/2服法,即每周服5天,休息2天。

        Y先生患的是目前一种时髦的疾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ets)。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这些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我对这个疾病的命名非常感兴趣,这和中医强调整体的思想不谋而合。这种命名方式,强调了异病同源,同源的本质就是同一种体质,同一个“人”。“代谢综合征”与其说是一种疾病,倒不如说是一种不健康的体质状态。代谢综合征的人群特征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柴胡汤人”,这种人群常常集中数病于一身,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脂、高粘血症、腹型肥胖、痛风、慢性肾病等,而大柴胡汤就是一张这种体质的调理方。

        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枳实、芍药、大黄、生姜、红枣八味药构成。经典方证是“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136)“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165)“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按之心下满痛者”(十),古代多用于发热性疾病以及呕吐腹痛为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这些年来,大柴胡汤及其加减方被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抑郁症等各种疾病的报道屡见不鲜。大柴胡汤以其清热、通下、降逆、解郁、止痛的功效,成为当今调理实热性体质以及治疗代谢性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配方。

        由于个体差异,临床上用大柴胡汤需要加味或合方。或加黄连,或加石膏,或合桂枝茯苓丸,或合半夏厚朴汤、或合小陷胸汤、或合桃核承气汤等。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的合方最为多见。为便于记忆,我们姑且称此合方为“大柴桂苓汤”。现代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最擅长使用,从他的医案看,此方曾用于高血压、糖尿病、脑溢血、脑梗塞、癫痫、脑震荡后遗症、脑炎、头痛、失眠、支气管哮喘等。本人临床也喜欢应用“大柴桂苓汤”,把他看作是“代谢综合征”的常用方。方证识别点主要有:1)面色暗红、上半身饱满、腹型肥胖的人。2)上腹膨隆按压疼痛、下腹部充实的人。3)舌苔厚口气重舌质紫暗的人。4)经常无故发怒或头痛失眠的人。5)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脑梗、心梗以及胰胆胃病的人。根据本人的有限观察,病人服用本方后通常感到全身疲劳感的减轻,腹胀消失,情绪放松,睡眠改善,坚持服用一两个月,部分患者的体重、血压、血脂、血糖以及胰岛素等可以不同程度下降。

        当然,我不是说“大柴桂苓汤”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专方,要确定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还需要很多工作,但是,至少是一个思路和经验。代谢综合征的概念定义发表已经十多年了,但是至今还找不到应对胰岛素抵抗的化学药物,代谢综合征及其各个组分的疾病,也得不到根治的疗法,安全有效经济的干预手段也在寻找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这两首经方的组合,或许能成为攻克代谢综合征难题之路上的一块跳板。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五,枳实类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ld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