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一共六分,在高中语文试卷中。以前的学生,平均分四分以上,少于四分的寥寥无几。现在的学生能够得到一分两分的,都算是好学生了。因为每次考试下来,总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是零分。有一次考试,一个班全体同学合起来这个题才得了三分。简直不忍直视,触目惊心!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篇目太多了。学生需要掌握高中课本上六十篇古诗文。以前高中课本上只需要掌握十四篇(其他篇目都是初中课本内容,既少又短),学生在教师长期落实下掌握的比较好,备考比较充分。现在的内容全是高中课本上的,篇幅太长不易背诵。学生背诵尚且不行,更何况后续的一系列备考工作呢!后面的记准字形更是无暇顾及。
其次,题型变难。以前是给出上句,对下句;或者反之。现在是变着花样出头,属于理解性默写。好不容易背会了,不理解意思,不知道填写哪一句话。比如这次月考,出了一道题,让写出两句诗,内容是农历十五晚上的月光和桂树。只有月光不行,只有桂树也不行,还必须是农历十五的景色。即开放又有局限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恐怕只能填写《项脊轩志》里的: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学生想不起来这句话,想起来了不会写字,所以答出来的属于凤毛麟角了。诸如此类的情况太多了。
最后,现在的学生用功程度不够,不愿意背诵,不愿意记,认为六分不要也可以。他们不知每一分都很可贵,都很难得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