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51-55)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51-55)

作者: 刘俊果日知录 | 来源:发表于2019-08-17 18:49 被阅读0次

    51.要使知识活起来

    一.为什么要使知识活起来?

    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只是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存,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首先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二.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

    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

    三.几条实际建议。

    1.应当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

    2.从教学一开始词就成为儿童最重要的因素。要使词成为儿童创作的工具之一。

    3.在学生脑力劳动中占首位的,不应是背诵,而是借助词来进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极其细微的差别,深入思考这些细微差别。

    如果儿童只是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缺乏领会力。

    4.要努力做到使你的孩子们十分明确的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就是说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5.在备课的时候,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察觉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就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

    5.让学生一边感知教材,就一边探寻问题的答案。只有这样,知识才会变成有意识的被思考和被理解的东西。

    52.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

    一.怎样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1.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2.让学生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

    在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的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总量中,要求学生以识记为目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

    3.学生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程度,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剩下多少东西。对一个老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4.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主要途径就是保证治理生活的丰富性。

    5.为了使儿童更容易的学习,必须克服知识跟能力之间的脱节现象。

    6.使学生学会同时阅读和思考。他才不会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识记,而是一边想象一边对材料进行逻辑分析。这需要长期的训练。

    7.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原来已有的知识,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和比较,然后做出独立的结论。不是复述教材,而是发表议论,进行讨论。

    8.从整体把握知识。使高年级学生能从整体上分析完整的课题,去思考一些较重大的带探索性的问题。

    只有一个人看见树林是一个统一整体时,他才能对每一棵树形成较完整的表象。没有看见过河就不会懂得一滴水。

    9.培养学生具备的品质: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丰富。

    53.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一.什么是学习愿望?

    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就是强烈的学习愿望。

    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任何天赋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劳动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渐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一些愿望?

    1.使学生看到自己开始时哪怕是很不显的进步。

    2.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刻而周密的考虑,让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引导学生走上克服困难这条间距,而受益极深的道路。

    3.在班集体建立努力学习的气氛,创造“成功的预感”。

    4.教师以学生的眼光来看自己所讲的话。

    5.课堂教学应当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即从学习中得到的满足感,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的健康的疲劳感。

    6.把培养学习愿望的问题跟学生的意志领域密切的联系起来。

    7.培养严肃的学习愿望,也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54.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一.小学生愿意学习的条件以及如何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1.儿童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跟他乐观的感知(认识周围世界,特别是自我认识)世界不可分割的。

    充满乐观情绪的自我认识是儿童渴求知识的前提条件。

    2.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

    3.只有在把记忆的努力和思考的努力结合起来,只有在对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深入思考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发展。必须保持思考和记忆的和谐。

    4.在儿童入学前一年进行思维课的训练。创造思维和记忆之间的和谐,需要到自然界去上一系列这样的思维课。

    5.在学龄初期,就要使一个人自觉的珍视他的善于思考的个性。

    6.在小学期间让每一个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关于自然界的,关于英勇人物的过去等,在这图书中关于英雄人物的书籍,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真正的教育开始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开始于儿童对人的道德高尚和伟大的向往。

    7.阅读和面对书籍思考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需要。这一点对于培养思维素养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维素养就不可能有对学习的渴望和不断掌握新知识的愿望。

    8.让儿童给同学们讲述使他感到激动的事情,会使他在智力上变得更丰富的志向确立起来。他给别人讲述的思想越多,他自己就会越丰富。

    9.是儿童感到自己是一个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努力所达到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

    培养自豪感意味着在儿童心灵中树立一种要成为思考者的愿望,这是整部教育学中最精细微妙的领域之一。

    10.儿童脑力劳动的对象既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应当有适当的难度。培养儿童具有一个思考的劳动者的自尊感。

    这种靠自己努力而完成作业的快乐才是人的自尊感的源泉,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

    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一.人生主要的事业的主要特点。

    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二.儿童需要养成怎样的脑力劳动习惯?

    1.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老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

    2.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克服困难的习惯。

    3.意志的培养。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

    4.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象力等。

    三.教师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脑力习惯?

    1.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

    2.逐渐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在教室里上课。

    3.在课堂上是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生的窍门之一。

    4.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

    5.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要靠讲课的内容。

    6.不要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应当不断使儿童的经历得到补给,让儿童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读有趣的书。

    7.设法使每个儿童创造性的运用自己的技巧和技能,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51-5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mk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