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自私与自我

自私与自我

作者: 塞外烟 | 来源:发表于2016-05-09 14:26 被阅读140次

       想要从泾渭很分明的正反两面来评论这本,自私代表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梦想“抛家弃子”;自我肯定表扬思特里克兰德在年届四十生活富足安稳,仍能放下一切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读完思考发现,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自私是为了实现梦想,自我又以自私为前提。两者是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所以只能够从客观来评价。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千万普通人里的一个:人到中年,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双聪明可爱的儿女,工作富足生活优渥,一切安稳和美好,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羡慕不已的生活。日子在安静的时间里一天一天的流逝,一切很好,却又仿佛在某些方面透着不安定。终于,有天思特里克兰德和家人外出度假,他的妻子和儿女先行回家,他随后寄一封信:他要离开家,留在巴黎画画,并且永远都不再回去了。

       家人以为他是因为一个女人而做出这样的举动,作者受托去巴黎查看原因,真实的情况是:思特里克兰德离家,只是为了儿时画画的梦想,没有女人,没有别的原因。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可以接受他是因为女人而离家,却绝不接受这样的理由。此后斯特里克兰德太太自己做生意抚养儿女,思特里克兰德一直流浪在外,饥一顿饱一顿的追求自己的梦想,至死再未回过家。

       思特里克兰德也和许多天才的命运相似:生前穷困潦倒不被认同,死后却被极力推崇。就好像这是一条成功成名的必经之路。他在四十岁的时候放下一切是为了实现自我,追求的并不是扬名立万,在最初的几年他的画作甚至不给任何人看,死后的遗作也留言被一把火付之一炬。

       整本书的主体可以概括为:逃离,逃离现实的一切,追求自己的梦想,为自己而活。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离开相当于完全切断家里的经济来源,不顾家人追求自我不能不说是一种自私。而他能从安静安稳的如一潭死水的生活里逃离出来实现自我,也是令人十分佩服的。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记录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也用旁观者的角度来评判他的所作所为,文字深刻精确,也引发人的思考。不仅是记录一个人比较离奇的后半生,也是作者自身对人生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吧。

       后半段那个离船放弃高薪的医生这样回答别人:“从来没有。一分钟也没有后悔过。我挣的钱刚够维持生活,但是我感到心满意足。我什么要求也没有,只希望这样活下去,直到我死。我生活得非常好。”所谓选择、所谓好与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外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评论,而作出选择的是自己本人,好与不好适不适合自己,自己知道就好。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与现实,最好的当然是两项都能兼顾、两样都能圆满,但如果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样,那么自己喜欢无愧于自己就好。

相关文章

  • 自我与自私

    自我和自私都是以自已为圆心画的圆,区别是半径不同。 自我与自私相像又不相同,自私与自我,都是为了自己,但限度各有不...

  • 自私与自我

    “自私”与“自我”都分享一个共同的特点:以自己为主。然而,两者在具体内容上,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为了物质上的占...

  • 自私与自我

    想要从泾渭很分明的正反两面来评论这本,自私代表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梦想“抛家弃子”;自我肯定表扬思特里...

  • “自我”与“自私”

    “自我”这个词我不认为是个贬义词,生活的主动权都在自己手中,那是一种超然的洒脱,但不可避免的会刮蹭到周遭的人和事,...

  • 自 私

    毫无疑问,自私是在自我基础上发展的。但,从自我,到自私的变化,绝不是量变的过程,而是彻头彻尾的质变。自私与自我的根...

  • 爱与自私与自我

    假期中,感触很多,一直都想写篇文章,但是不知道从何起笔,实际上,这个标题也是想了很久,总之是不知道自己在写些...

  • 自我or自私?

    01 你有没有和不在同一频道的人不得不相处的经历呢。那感觉,应该挺酸爽的吧。 这种情况下,受“好孩子思想”毒害深的...

  • 自我?自私?

    有个朋友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也因为心里一直有着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梦想,毅然辞职,开启了长达半年之久的环游。朋友圈里...

  • 自我=自私?

    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包括:知、情、意 1)知:自我认知 如: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的评估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

  • 人都是自私的,无私的不常有

    自私会毁掉人际关系。自私是冲突、争吵、离婚,甚至是战争的最大起因。 自我不是自私,但很多自私的人非常的自我,以至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私与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re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