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588702/22ad8dc3301f5b7c.jpg)
厨房里,轩轩问妈妈:“水为什么会流啊?”
妈妈一边为三岁半的宝宝能问出这么有洞察力的问题感到惊奇,一边犹豫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愣了几秒,妈妈说:“去问你爸爸。”
一分钟后,轩轩从书房回来,大声告诉妈妈:“爸爸说因为水是液体!”
这个答案没错,但轩轩却得不偿失:得到了一个对自己没有意义的正确答案,却丧失了原本可以继续探究的学习机会。
宝爸宝妈可能会疑惑,孩子已经得到了正确答案,学到了知识。为什么说正确答案没有意义呢?没错,因为“水是液体”是正确答案,它只是事实性的知识。而家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孩子问问题时,这是他探索未知的兴趣和热情,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最好时机。正确的答案貌似满足了好奇心,实际上是把孩子探索未知的热情转化成记忆事实性知识的苦差。
如果父母总是直接回答你的提问,老师一直要求你背诵公式和课文,到大学的时候,你基本形成以知识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总觉得自己欠缺知识,而不是让知识为自己所用。
长期被提醒要注重正确答案的人,会患上一种“知识消化不良症”。其症状是,得到答案跟没得到一样,读书跟没读一样,记了笔记跟没记一样。想不到和自己的联系,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加工不出自己的应用,转变不成自己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88702/29f0349691258fae.jpg)
来测试下你消化知识的能力怎么样。请对照下表,如果有符合你的情况,请反思:
1. 我有想读的书但是没有时间读。
2. 我曾经抱怨过“读不懂”或者“记不住”。
3. 我家里有想读的书,没读完。我为此感到内疚。
4. 我在微博或微信看到有用的知识会转发,通常是直接转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情况符合你,那么很可能你的父母和老师让你从小就把注意力放在正确答案上了。
了解了“知识消化不良症”,也就是学习能力不强。为人父母,我们一定希望它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对吗?
想知道孩子再问那些宝贵的问题时(当问题来时,你总是毫无准备),应该怎样回应才能帮助Ta提升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激活孩子的经验,反思自我
2. 促使孩子去思考,即时演练
3. 促使孩子去应用,解决问题
4.把希望孩子掌握的知识加工为具体案例
(是的,有些抽象。别着急,我们一起回到前面的情境中去看看如何具体应用?)
情景模拟:
轩轩问:“爸爸,为什么水会流?”
1. 可以先称赞他的提问:“你这个问题问得很细致啊!”
2.可以让Ta自己尝试回答:“你认为是为什么呢?”或是“对啊,为什么石头就不会流啊?”
3.可以启发Ta自己寻找答案:“这个问题爸爸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把它搞清楚。我们去网上搜一下好吗?”/“爸爸有个朋友是流体力学专家,我们一起给他打个电话好吗?”
4.可以挑战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延续他的问题,问出更多,更好玩或更深刻的问题:”水变成冰还会不会流啊?” “除了水还有什么会流啊?”
5.可以和他讨论,在讨论中有意识地联系他过去的经验,帮他规划可以怎样用上这个新知识,逐步塑造他大脑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家长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就会知道: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应用所学的知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88702/f25a9186f42ac7c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