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今天让我们重新思考他笔下的吝啬鬼葛朗台,或许我们又会开了一个新的脑洞。
欧耶妮·葛朗台是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主要写一个贪婪吝啬的老头如何毁掉自己女儿一生的幸福。老葛朗台原来是个木匠,在大革命期间,他靠着脑子灵活,善于投机钻营发了大财。他不择手段的攫取金钱成为百万富翁。
他虽然有钱却从不舍得花,家里过着穷酸的日子,甚至连自己家的楼梯坏了也不舍得修一修。他把自己的女儿当做诱饵,诱惑那些向女儿求婚的人自己好从中渔利。他的女儿欧也妮像一只洁白的羔羊一样纯洁,他爱上了自己的堂兄弟查理,老葛朗台却将查理从家里赶走,还把女儿欧尼关在阁楼上惩罚她,每天只让她喝冷水,吃劣质面包,冬天也不生火。后来老头死了给女儿留下1800万法郎的财产,可女儿已经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
我们在讲这部作品的时候说:小说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接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让我们从欧也妮葛朗台的身上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嘴脸。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人为什么如此吝啬,就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放过,如果这个角色放在中国,吝啬可能,把吝啬到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放过那是绝不可能的。这就要去考虑这个人物所在的社会背景。这个人物的大背景是法国大革命,而造成这个人物特殊性格的还要从法国大革命再向前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欧洲的宗教改革。
那宗教改革是怎么回事,它又是怎样“造就”了葛朗台这样一个吝啬鬼的呢?
中学课本上是这样说的:“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益强烈。”以往倍受尊崇的天主教会到了中世纪的后期教会变成了一个争权夺利的吸血鬼,丧失了精神团体的本质,胡作非为,把西方搞得一团糟。
而改革后的新教和天主教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之一是: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天主教认为是在服从教会的前提下获得拯救,而新教则认为基督徒必须在一切事业中侍奉上帝,增添上帝的荣耀。在天主教的生活观里面,只有神职才有意义,出家成为修士,专职侍奉上帝才是高尚职业,其他的职业只不过是俗世的蝇营狗苟。新教打破了这种狭隘的生活观,认为每一个职业都是为了荣耀上帝。
“每一个职业都是为了荣耀上帝”,那做为资产阶级的每一个追求财富的行为都是在荣耀上帝。简单地讲就是,赚钱这个事情不仅不丢人,而且很光荣。这样资本主义的精神和道德就通过宗教改革树立起来。
宗教改革前基督教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当中,赚钱这个事情不太光彩,商人的地位不高,耶稣曾经说过,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宗教改革后赚钱是为了荣耀上帝啊!所以,早期的资本家们是带着荣耀上帝的使命去挣钱的,对于他们来说,玩了命地挣钱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对上帝是有用的。
本来赚钱就是一件人心里面自然充满动力的事情,现在可好,不仅以前的约束都没了,而且还加上了超级强劲的宗教使命感,相当于又安上了氢燃料的火箭,西方的资本主义如此汹涌澎湃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回我们就明白葛朗台这种挣钱不花钱还超级吝啬的缘由了,因为挣钱不是为了个人享受,也不是为了子孙舒服,而是为了上帝。
这样看来,葛朗台不是那种令人憎恶的角色,倒显得十八的可悲、可怜,成了被宗教奴役的赚钱的机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亲情,成了一个冷冰冰的守财奴。宗教改革看似发展了人文主义实则扼杀了人文主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