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您信的,真的是佛教吗?

您信的,真的是佛教吗?

作者: 掘美社 | 来源:发表于2018-09-22 17:04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写美男写多了,以至于被一好友抨击说我花痴,好心酸……

    好吧,其实我前不久也曾讥讽过她,说人家是“伪佛教徒”……

    我跟她讲啊,咱们中华文化的特殊性,注定每一个接受过正统教育的人都很难成为纯粹的佛教徒。

    这个特殊性,简单地说,就是儒家思想的始终主导,或者说,三大教派的共存共生。

    ---

    喜欢美术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有一个很流行的题材,叫作《三酸图》

    除了纸上的绘画作品以外,还有过很多瓷器的《三酸图》系列。

    这个题材的内容是苏东坡、佛印和尚与黄庭坚围着一个醋缸,每人尝了一点醋,但三人表情迥异。由此暗喻儒家、佛家、道家三种文化,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的不同观点。儒家以人生为酸,须以教化自正其形;佛教以人生为苦,一生之中皆是痛楚;道家则以人生为甜,认为人生本质美好,只是世人心智未开,自寻烦恼。

    这三种文化/教派的矛盾与交融,便是中华文化始终难以纯粹的独特性。

    纵观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历史,不同的教派之间,通常都是直接对立的,并且因此爆发过战争、引发过改朝换代。但中国历史上,却鲜少出现这样的状况。

    文化艺术领域中,儒、释、道的融合随处可见。但又因为儒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三者之中,通常以儒学思想为尊。

    比如人人都读过的《西游记》,佛教故事的背景,道家出身的主角,却还是免不了走了儒教的“入仕”之路,中途人家孙大圣还曾因为嫌弃官职低微,大闹过天宫呢。

    即使到了现代,普通人的人生轨迹,依旧离不开儒释道三者的共同影响。少年时,都走儒家路线,寒窗苦读,以求能“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到了青中年,饱尝生活艰辛、人情冷暖,转而又开始求佛问道,多多少少有些被“命运天定”的宿命论所影响。自认信佛的,开始谈论“戒、定、慧”,谈论“舍得”,自认信道的,则开启中年保温杯模式,潜心研究各种养生之道。然而内心深处,又都始终放不开少年时就已经被根深蒂固灌入的儒家思想,始终暗存了一份功成名就的期冀,或者直接把这种期冀转嫁到下一代身上。

    ---

    我妈自认信佛,逢年过节必上寺庙烧香拜佛。小时候,因为没有遵照她的要求、大年初一挤着人潮爬山烧香,还曾被悲催地严惩过

    大家肯定都见识过,过年时善男信女们涌入各大寺庙的壮观场面。其拥堵程度,堪比春运。并且比春运更可怖者,是每人手中还执着香蜡火器,稍不留意,脸上还得给戳出几个戒疤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影响之广、之深,似乎无庸赘述。

    我以前问过我妈,你们为什么要拜佛啊?我妈说,因为信佛拜佛,就能得佛祖保佑,得以平安、得以心愿达成。

    听上去是不是太容易了些?照这种逻辑,多拜几次佛,大家都能上清华北大喽?

    我妈又说,还得多做善事多吃素。

    后来我年纪大了,有了一定知识储备,才搞清楚我妈说的都是她个人的理解而已。并且她的这种理解,代表了大部分只知拜佛、却从不读佛经的广大善男信女的认知。

    那么,佛教的主旨到底是什么?信奉佛教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维基百科上是这样说的:

    佛教经历史发展,通过南、北两条传播途径……各脉又有诸多宗派;南传主要为以声闻乘阿罗汉果为最高圣位,北传则追求在未来世成佛,皆称为涅槃。

    纵观佛教原始经典,或者说,翻看任何佛教经文,你都会明确地被告知:

    涅槃,才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

    在佛教最早的经典《阿含经》中,就曾提到过“涅槃”。

    “若比丘住学地者,未得进上,志求安隐涅槃时,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

    涅槃一词,在梵文中是一个多义词,有“吹熄、熄灭、下沉、镇静、安静、驯服、死、失去、消失、沉浸、陷入、不动”等含义。(我曾经在很多汉语的佛学译文中,读到过把“涅槃”翻译成“灭”的例子,比如“佛灭”。)

    另外一个偏古俗语的原著版本,古巴利语里,涅槃的含义又稍有不同。貌似这个古语的研究难度更大些,所以说法一直不能确定。有专家根据词源,研究出大概是“不缝、不塞、无怖、无渴望、无伤、无苦”的意思,又有专家说,涅槃在古巴利语中,也是“安静、寂静”的意思。

    综上总结一下,涅槃一词的大意用现代白话来解释的话,暗含一种“空”性,一种跟“存在”对立的“灭”态,也就间接指向“无欲无求”

    所以读到此处,您若意识到自己所谓的信佛,目的只是为了求财许愿、升职加薪什么的话,基本就可以断定,自己信的根本不是佛教了!

    ---

    实现涅槃,是一项十分艰巨、且饱受劫难的任务。

    照常规操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之行样样俱通,条条圆满,方才能成就佛道。

    拿第一个布施来说,基本意思就是说,把自身所拥有、或者所知道的施予他人。

    注意:是要“施”,不是“取”,也不是“交换”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施”完了之后,必然是要“取”回报的。哪怕进寺庙上个香,也是要求个什么心愿达成的,对不对?

    但按照佛教原理,你布施的终极目的应当只有一个,就是实现涅槃。绝对,不是升官发财,不是求“得到”。

    当然,你也可以在佛祖面前自圆其说,说先保佑自己升官发财了,然后才有实力进一步加大布施的力度

    。但我必须提醒你一句,五戒十善里有一戒叫“不妄语”。说谎的人,不但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实现涅槃,还要被打入恶道哦!

    那说到“布施”,就不得不提一下“供养”。

    供养,一直是佛教思想中很令人费解的理论。

    我在读《法华经》的时候,就曾经因为对供养的迷惑而一度读不下去。(据说《法华经》是一部很有神力的经书,半路弃文有可能遭到惩罚什么的,吓得我好怕怕~)

    单是《法华经》里,提到“供养”一词,就差不多有两百次。

    比如: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我今语汝,是大迦旃延,于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八千亿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供养塔庙。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万亿佛,亦复如是。供养是诸佛已,具菩萨道。

    佛教中还有一个用语,叫作“四事供养”。

    正经修行的佛教徒,都是舍弃了全部身家的人。比如释迦牟尼本尊,就放弃了王位财富,离开了妻妾子女。这些修行的人,摒除了各种外缘,也就没有了维系基本生存的物质条件。

    这种时候,衣食住行都需要其他人的供养。

    而佛教的供养,貌似都很贵。比如上面经文里提到的,塔庙都是由金银珠宝合成的,装饰用的璎珞缯盖听上去多半也不便宜。佛教故事中更是不乏有善男信女,倾家荡产供养僧人的记载。

    所以很多人都对这种“供养”的提倡,感到疑惑不解,觉得僧侣既然断了尘缘,为什么还要提倡信众拿出家财万贯来供养自己呢?

    我也是想了很久才想通这一点。

    对外的“供养”,其实就等同于己身的“布施”。教众对僧侣供养的过程,也就是进行布施的一个过程,即把自身所拥有的东西,尽可能地全部捐出去。供养得越多,等于布施得越多;布施得越多,就等于你“六度”修行进展得越快。

    “六度”修行进展得越快,就等于离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涅槃”越近了!

    所以僧侣提倡让教众供养,是一个挺聪明的双赢策略。

    佛教的布施,也不单单指物质上的布施。提到供养的时候,也会常说供养佛、法、僧三宝,而不仅仅是供养僧。

    财物上的布施叫作“财布施”,就是用物质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另一种布施叫“无畏布施”,即用爱心去消除别人心中的不安和惧怕。还有一种,叫“法布施”,也就是布施真理、智慧,传扬佛法。

    所以,舍弃不了财物又想涅槃的朋友,可以考虑走后两条路线,来实现布施

    ---

    最后,作为一个在科技圈工作的非佛教徒,我必须申明自己对佛教的了解并不深入。

    事实上,相比起佛教哲学,鄙人更欣赏佛教在其他文化领域衍生出来的美学,比如六朝博物馆里的青瓷莲花尊什么的。

    又比如,前面提到的《法华经》。

    《法华经》最有名的版本,是后秦鸠摩罗什的译本。大师翻译功底了得,文字十分优美,单是作为文学作品来看,就很有阅读价值。

    这位大师还翻译过佛教经典《金刚经》,其中四句至今脍炙人口,借以用作此文结语: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您信的,真的是佛教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dx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