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头条号
综艺节目、尤其是音乐类综艺节目大热,给了诸多乐坛老兵们一次集体返场的机会。赵传、张信哲、李玟们争夺着歌王称号,包小柏兄弟、陈奂仁们则以评委身份驰骋音乐现场。
很多人感慨,“我们是听着他们的歌儿长大的”,但很少人知道,这帮老兵们的背后,几乎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滚石唱片”。
若要细数,滚石系的艺人名单可以拉很长。李宗盛、陈升、林忆莲、罗大佑、周华健、齐秦、Beyond、伍佰、张国荣、莫文蔚、梁静茹、张震岳、五月天们的身上都有着浓烈的滚石烙印。
(图注:节选自《《滚石30:1981~专辑全记录》》,图片为“滚石30”演唱会后,曾经和现在的“滚石人”集体合影。)
简言之,如果说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歌手们都是各自独立的帮派,那么滚石唱片,则是那个时代的音乐江湖。
只不过既然是江湖,就必然有兴衰。在数字音乐引发音乐产业的迭代后,“滚石唱片”这个老厂牌,也在经历着转型的阵痛。所幸,传奇不死,不死的还有“我在滚石,我很重要”的音乐精神。
滚石唱片的前世今生
滚石唱片,全名为“滚石国际音乐有限公司”,是由段钟沂、段钟潭兄弟于1980年所创建的一家台湾唱片公司,而“滚石”二字的来源,还要追溯到大哥段钟沂40年前服完兵役归来。当时台湾社会正值从封闭到开放,两兄弟也经历了西方音乐的洗礼,特别是摇滚乐,所以段钟沂就决定和还在读书的弟弟合办一本西洋音乐的杂志《滚石》,这种类型的杂志在当时的台湾市场完全没有。
文字的海洋显然不能倾注掉段氏兄弟对于音乐的全部热情,1980年,因为杂志亏损而负债700万台币的他们决定联手建立一家唱片公司,将自己的音乐理想付诸现实,名字依然延续“滚石”二字。
初期的滚石唱片就在台北光复南路290巷3号5楼里开张了。
像所有新事物的诞生一样,80-90年代的滚石唱片之所以能崛起并获得巨大成功,除了符合当时乐坛的发展规律以外,还有很多独树一帜的运作方式,在如今这个早已被线上音乐所覆盖的乐坛来看,滚石唱片的种种举动并不落伍,甚至很有超前意识。
歌手从哪儿来?除了比赛冠军,还有对面正在洗衣服的小姑娘
唱片公司建立起来,不能光有工作人员,还得有歌手啊~那么问题来了,歌手从哪儿来?答案是各大音乐比赛里名列前茅的选手。当时,无论是在香港培育第一批粤语歌手的宝丽金唱片,还是在台湾扎根已久的福茂唱片几乎都是用这种方式挖掘新人的。
(图注:谭咏麟(左一)在出道前,曾与陈百祥、陈百燊等人组织了一支乐队。1970年,比赛失败后,谭咏麟门口捡到一张名字为Loosers乐队的报名表,遂又以该表参加比赛,最后得到冠军奖,引起了唱片公司的关注。)
(图注:著名制作人林隆璇在1986年以加大专创作歌谣比赛的“最佳作品”奖和总决赛第三名的成绩赢得了唱片公司的一纸合约。)
虽然也是在音乐比赛中发现新人,滚石的工作人员就显得随性很多。当年张信哲在学校的歌咏比赛登台献唱没多久,评委就决定把他带入滚石;放荡不羁的张震岳同样也是在“木船民歌比赛”途中就被滚石拿下;至于赵传,他和乐队尽管拿到了“全岛热门合唱团比赛”的第一名,但滚石的工作人员是看过他举办的一场乐团音乐发表会才决定将其纳入麾下的——也就是说,比起比赛的成绩,滚石更希望从选手在每一场表演中看到歌手的实力与潜力。
(图注:从2015年开始,滚石唱片和虾米音乐联手打造“滚石原创歌手大赛“,把年轻的创作者、歌手、乐团一把掌握在自己手中。)
除了从“正规渠道”搜罗歌手外,只要是有潜力的人,不管你之前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滚石唱片都能敞开心胸接纳。当年罗大佑带着《之乎者也》的母带来到滚石公司的时候,他刚刚从台湾中华医学院毕业,在台北一家医院放射科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