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最近老是愁眉苦脸,他不久前开车撞了人。
那天他正常开车行驶在路上,路边的一个老人突然跑向马路对面,与猝不及防的车子相撞。老人颅内出血,送到医院全力抢救,命是救回来了,但知觉却没了。老人成了植物人。
小宇的第一反应是,不好,遇到碰瓷的了!可是当时路上没有监控、没有证人,最不巧的是,才买的行车记录仪居然是缺陷品,没有记录到事发时的影像!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面对这飞来横祸,想哭都找不到地方。小宇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五月飞雪,冤比窦娥。最后事故责任认定时,小宇被交警划了全责,除了保险赔付的30万,自己还要另外赔20万。
事故发生后,小宇没有告诉同事,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他也没有让家人知道,除了不想让家人担忧,更害怕看到家人在灾难面前那哀怨又无助的眼神;甚至也没有告诉朋友,他害怕破坏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积极正面的形象。当然,两个家境比较殷实的朋友除外,因为他不得不找他们借钱应急。
小宇今年30岁,在一家二线城市的中小型创业公司上班,部门主管,月薪八千。平时衣着鲜亮,有车有房,未来发展前景看好,是外人眼中年轻有为的向善向上好青年。可是所有的表象背后,只有他自己知道身上背负着多大的生活压力:车子房子都是按揭购买的,每月还贷款就要五六千。两个小孩要养,妻子之前因为生小孩一直没有工作,事发时上班还不到两个月,工资也不过四五千元而已。不要说家庭积蓄,除去车贷房贷,房子首付借款,以及前几年为维生所借的各种消费贷款,每月还要靠减衣缩食的父母接济。
如果生活中不出现任何意外,一直顺风顺水,相信几年过后,随着夫妻双方收入的不断提高,小宇的压力会逐渐减缓,存款会从无到有,日子会越过越好。可现在这个意外发生后,单就这20万元的债务,我初略算了一下,就算小两口一年省吃俭用从牙缝中挤出2万块,也要10年才能还清,而且前提是这10年不能再发生任何其他意外。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隐形贫困人口”,指那些看上去吃穿不错、衣着光鲜靓丽,实际上没有存款、口袋空空的人。此词一出,迅速引起年轻人的广泛共鸣,大家这才发现,原来除了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之外,还有那么多人和自己一样,是不折不扣的贫困人口!
这么多“隐形贫困人口”的出现,并不全是因为年轻人爱慕虚荣,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相反,笔者所接触的年轻人,他们大都吃苦耐劳,谦虚好学,心怀理想,都在很努力、很用心的工作和生活,但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隐形贫困人口”。写字楼的公司白领,工资不多却消费不低,下班之后可以邋里邋遢,一包泡面就把晚餐应付过去。可是上班时间出入于富丽堂皇的写字楼,怎么样也得有几件像样的衣服,几个像样的包包吧,再加上同事间的人情往来,时不时的朋友聚餐,你说钱包怎么能鼓得起来?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上班的年轻人,资历最浅,干得最多,拿得最少,平常节衣缩食,斤斤计较,好不容易一年省出两万块钱,逢年过节去领导那里走动一下还不够。选择创业的年轻人,手里的钱也许会多一些,但同时压力也更大,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收入与未来,更要考虑员工的福利和待遇,万一经营不下去血本无归,那就不仅是“隐形贫困人口”那么简单,很可能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负翁”。还有其他努力在其他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只要不是本身家境不错的“二代”们,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隐形贫困人口”。
如此庞大的“隐形贫困人口”,一方面说明中国采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后,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发生的巨大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年轻阶层无比脆弱的抗压能力。这个局怎么破?目前看来,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除了每年花上几百块为自己买份保险,好像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自求多福,保佑自己平平安安了。
大家都知道平平安安就是福,但平安又像是空气,拥有的时候不会去珍惜,等到意外来临时才知它的可贵。可是又有谁知道意外什么时候会来?当意外化身为天灾、人祸、大病、诈骗等找上门来,个体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物质或精神支柱将立马坍塌,甚至永远无法再重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