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听闻:独处是一种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比学会与别人相处更重要。
当我独处的时候,我就想着我愿意和现在的自己面对面吗?
在过往的三十二年里,我觉得我的成长很慢。小时候哭哭啼啼,需要一群人围着我哄我,生怕被冷落,感受不到家人的爱、世界的温暖。现在成年了仍然离不开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大部分时间都拿着手机翻看着,也不知道干了什么,一天就过去了。可能是工作,更多是玩手机,可是玩完之后又没有得到什么呢,好像什么也没有。按照周国平先生的说法就是:我们都是表面热闹,内心却极度空虚。所做的这一切无非是为了避免面对自己,因为和一个贫乏的自己待在一起顶没有意思。
我愿意和现在的自己面对面吗?可能互相看不顺眼。也正是因为没有独处的能力,所以才有如此平庸的现在。
随着岁月年轮的逐渐累积,切身感受到群居、社交并没有使我成长多少,反而是高质量的独处让我快速成长、强大。钱学森独处的时候可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脑海里的关于原子弹的想法和变成升上天空爆炸的蘑菇云。科比独处的时候,他所想的必定是怎么提高自己的技能,成为最强的篮球运动员。后来他们都成功了,人们都见证了他们的荣光,但只有他们自己品尝着这长久的独处时间,像品一杯醇香的美酒。
当现在的我独处的时候,我在想怎样练笔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怎样写出更好的故事。这是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占据我独处时间的绝大部分。从3月份开始坚持早起读书写作,虽然只有一小时,但这段时间完全属于自己,没有小孩的吵闹没有社交打扰。在我坚持下来的这3个月里,我自己感觉到了进步。我开始沉浸在书本和文字里,忽略微风拂面,忽略信息提醒,当我坚持下来之后,我发现,我更能沉下来。
我在想,颠沛流离的杜甫是如何独处的,一直在跑步的村上春树是如何独处的,从未断更过的唐家三少是如何独处的。如果学不会与自己相处,没有独处的能力,他们必定不能有这样的成就。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是啊,我的世界,关他人何事,先做好自己再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45734/216003e942b33bf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