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于是我就写了几百字的读书笔记,就是这篇小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保存得此心常常现在,便是学问。过去未来的事情,操心它有什么好处?只是白白浪费时间精力罢了。理解起来不难,谁都知道过去的事无法改变,将来的事还没发生,操心是没有用的。道理没有错,可怎样做到才是问题。只讲大道理的话,我也可以当人生导师了。
王阳明说的不要操心,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管,而是从根上去操心。比如你一天到晚都在为孩子操心,担心他吃不饱穿不暖,担心他被人欺骗,担心他学坏……其实你应该操心的是他的人品、德行,以及是否努力上进,只要这些没问题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面对事情也是如此,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当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每天尽心尽力去做好,遇到问题就积极去解决,解决不了就放下,该睡觉就睡觉,你操太多心的话反而适得其反,事情可能更糟。就像你每天下班后回家,你从来没有操心过自己会走错路吧?即使你回家的路上不看路标,不用导航,顺便在路上想点心事,也不妨碍你顺利走到家。这个过程你就不用操心,因为“回家”这件事是一件自然而然,不用写计划,也不用计算走多少步就能做到的事。
只要你的方法是对的,你也付出了努力就够了,你应该操心的是这些,一旦准备到位了结果就水到渠成。还是那句话,你应该操心的是在根上操心。接下来,就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要瞎操心,不让自己心烦意乱,才能把事情做好——这条非常重要。
孟子有一句话叫「万物皆备于我」,他说当你在做事时,不要有任何的私心杂念,在心中对那件事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意象,就好像物我合一那样,才能做好一件事。
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类似的练习,在做事时让自己的心摆脱各种干扰,不要操心,把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入到事情当中,就能高效地完成。不过我们平时处理问题时,心思都不在事上,总是东想西想让自己心烦意乱,尤其想到各种外在的利害关系,就被外物牵着鼻子走了,以至于什么事都做不好。说白了,都是过于操心的缘故。
读下来我想应该可用 ‘专注’2字把事做好,心集于一事不过多操心,该做什么做什么才能把事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