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个坑,我一个坑,她一个坑
你的坑里种上柳树,
我的坑里种上梧桐,
她的坑里种上杨树,
活着的时候比美,比房子,比老公,
死了之后比谁长得高,长的快,长得粗。
这不是诗的诗名字叫《树葬》,来源于网络,作者不详。昨天晨读课群主引用了这首诗后,群里的小伙伴对这首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观点笑的我肚子疼。
有认为好形象,又赤裸裸,有人认为有点泼妇有点阿Q,有认为树是在暗喻自己的子女,为人父母时在比,去世后,各自子女在比,有认为就像领导讲话,有的领导讲话要揣摩,有的直接爆粗口,有人质疑这能叫诗,有人说对树的解读太过度了吧,有人认为鲁迅先生的句子,“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比这首树好一万倍,有人说鲁迅的诗不懂,我家是两个卫生间,一个是卫生间,另一个还是卫生间。。。
我怎么看的?个人觉得这是讽刺不带脏字,比较优雅的骂人的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翻译出来就不好玩。感觉有点类似王小波的风格。
首先想到的是我们成人之间的攀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攀比是女人痛苦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不对, 应该是人类的很大一部分来源。”
先是自己房子与别人家房子的对比,从所在位置看,鄙视链是大概是这样的,北上广的鄙视二线城市的,二线城市鄙视省会城市的,省会城市鄙视小城市的,小城市鄙视乡镇的。。。
读到某心理咨询师的文章,在一次培训班上,老师让大家自我介绍时不要介绍来自哪里做什么工作,只介绍姓名。TA不解,老师说,若介绍的内容多了,就自然而然地产生轻视与被轻视,比如我们中间有人来自大城市,有人来自小城镇,前者也许会不知不觉地轻视后者,这显然对学员间的交流不利。
如果我们自我介绍时只报自己的名字,没有头衔,工作,住地,客观来说比较平等。
因为我们所有人会在轻视他人时很迟钝,被他人轻视时很敏感。
比美,比房子,比老公,比孩子。。。人生上半场比谁高(地位高,钱多),下半场比谁低(血压,血脂)。
也不能全盘抹杀对比,有时对比也是前进向上的动力。
个人理解不一定对,1000个人有1000个哈姆雷特,元芳,你怎么看?
s���Y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