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回到家乡,豫北平原落叶潇潇。然而当听到满街乡音时心里却是暖暖的。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返乡的次数也随之增多,对故乡心里总有那一抹舍不去的情结。
家乡这些年和全国一样,变化挺大的,楼房越盖越多,街道也越来越干净。我感触最深的是过马路,闯红灯的行人少了,所有的车在斑马线会主动礼让行人,当我过斑马线又迟疑不定之时,司机会主动给我摆手,让我先过,心里挺温暖的。
家乡的百姓,自古以来都是比较勤劳朴实的人民,他们崇尚礼义,敬畏天地,勤俭持家,和陸乡邻。在其饮食里多以快餐为主,一般都是面条、馍馍,吃饱为好。究其原因;一是本地粮食主产是小麦和玉米,只有做面条和馍馍最实在。二是自古以来,因地处河南,历史上大多数的战争与天灾人祸在此演义。穷人那有心情整天考虑去调整吃饭花样,能填饱肚子,保住小命就己经很知足了。你看六七十岁的老人照样抱着一个大碗,蹲在那里吃面条,而且津津有味。
爷爷在世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挣三花一,意思就是挣得钱要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故乡的人虽对吃不太讲究,然而家家却省吃俭用存钱盖房子,因为在农村房子就是一家人的脸,吃的好坏别人看不见,房子好坏代表了你家的穷富和能力。
走了全国很多地方,相比物价还是故乡的低,烧饼伍毛钱一个,饺子三毛钱一个,炸酱面六块钱一大碗。比现居城市库尔勒低的太多。
来到三弟家里,三弟在家雇几个人做布鞋,一双鞋也就几毛钱的利润,然而市场竞争还是很厉害,造成大量库存。想想银行货款也是忧心冲冲。另一个亲戚在卫校边开了个小吃店,也是连房租都快顾不住了。当然这也与其投资选项有关系,然而对小民百姓而言,哪有那么多可以挣钱的好项目等到他们。然而整个豫北地区,人多地少。人们不甘心被命运左右,上世纪七十年代村办企业就遍布了很多乡村,造就了此地之人有很强的经济意识,只要有碗饭吃,宁愿在其一亩三分地上折腾,也很少离开故乡到外地去闯荡。所以我们这一带也是全国乡村企业最活跃的地方之一。
故乡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钟灵毓秀,山川秀美。他南临黄河,北靠太行。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呈现给了当地人民,造就了人人称赞的云台仙境。子夏、竹林七贤、司马懿、韩愈、李商隐、郭熙、朱载堉等历史名人给华夏民族呈现了最瑰丽的中华文化。这也是我生于斯、长于斯而最感到自豪的缘由,虽现旅居他乡,然最亲还是乡音。
任军州作于2017年12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