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这是一篇去年写的文章,一直想在简书写作,可是每每动笔之时,又担心自己写不好,所以从开设账号到现在,一直未曾发表一篇,哪怕只言片语。那么就以此篇为起点吧。加油!
今天早上,我把我妈弄哭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妈妈就独自一人只抹眼泪。
起床后,妈妈还是一如往常地说,怎么起那么早,不多睡会。其实已经七点了,跟实习的时候比,已经很幸福了,当然我没加这一句。
然后妈妈在厨房做早餐。这是她手术后唯一觉得自己还算正常,还有用武之地的地方。
妈妈说爸爸早上煮的稀饭不够,要给我烙张饼。我去厨房一看,是小时候天天吃的那种饼的惯常做法。在妈妈把一碗面糊倒进平底锅的时候,也许是因为非常不想吃,我就武断地说“我就知道你会这么做”。然后走到妈妈身边,拿起了平底锅,自己动起手来。当时妈妈的手还抓着平底锅柄。我自己在那里玩得正开心,突然妈妈丢下一句“现在你们连吃的都嫌弃我,我还有什么用?”,带着哭腔的语气离开了厨房。
而我,愣在那,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
脑子里开始回放刚才两分钟里的每一个细节,自己讲话的语气,我和妈妈的动作。我自己觉得跟妈妈说的那句话语气是正常的开玩笑的语气,不过当我伸手去拿锅柄的时候,妈妈没有松手,我自己在那玩得高兴的时候,妈妈的手还是紧紧地抓着锅柄。可是,当时我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想赶紧找妈妈解释清楚。这是我一直奉行的,沟通好了,讲明白了,应该就没事了。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在外对同事,说说明白了,龃龉也就没有了。
可是,情况不是这样的。
妈妈听着我的解释,眼泪流得越来越急。说我不体谅她,辛辛苦苦想要做好吃的给我吃,我还不领情。她说,她炒好了土豆丝,想烙张饼让我卷起来吃。
听到这里,我心里咯噔一下,本想插嘴的我,闭嘴了。其实这种做法就是我之前跟她讲的在学校煎饼果子的做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我妈妈烙出来的那张饼至少应该有0.3厘米厚,学校的煎饼果子可能连一厘米都不到,口感就可想而知。何况我小时候吃了好几年这样烙出来的饼。真心提不起任何兴趣。但是,妈妈只是想做她认为好吃的,把最好的给我吃。是的,妈妈没有任何错。
准备吃早饭的时候,我跟她说了我早上不喝鸡汤,她还是给我热了鸡汤。
妈妈这么做也有她这么做的原因。实习的地方伙食不太好,我身体也不是很好,一周工作六天,周六晚上坐差不多两个小时的车赶回家,周日下午三点又赶回宿舍。如此奔波,就为了回家看看妈妈。妈妈也想尽办法让我这几顿吃得有营养一点。
可是,习惯是一种很强大的存在,有时候难以抗拒。早餐我喜欢吃得很清淡,一碗粥,一个菜包或豆沙包或一个煎饼加个水煮蛋,这样的搭配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一直如此。这样算算也有十多年了,老母鸡炖汤确实太油了,我跟妈妈说早上真的吃不下,吃了会难受,我中午一定会吃的。但是妈妈还是不开心。
也许我真的错了。
并不是我妈妈这个人很难相处。恰恰相反,她是那种老鹰捉小鸡游戏里那拼命保护孩子的母亲,恨不得倾尽所有只为我们三个孩子好。我还依然记得外公去世时,妈妈说的那句话,将来有一天自己老了,与其让我在医院硬撑,还不如痛快一点不给你们拖后腿。正因为这个,妈妈年初做手术的时候我一直害怕她放弃治疗。
有时候,大人的想法其实很自私,自以为一切都是为子女好,减轻子女经济压力。可是,他们不会想到,若真的有那样的一天,子女会背负多大的精神压力,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原谅那个懦弱无用的自己。
似乎跑偏了。我妈妈虽然个子很小,但是她一直都是很好强的人。在工作中,从来不输任何人,甚至在同一个车间,她永远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即便2008年出车祸,受伤严重,被公司辞退,她依然努力找工作,不愿意安逸,最朴实的想法是,多赚点钱,帮弟弟攒足首付的钱。年初的大手术,我们都心惊肉跳的。两张病危通知单时时警示我们要照顾好妈妈,不能让她累到,要营养充足,提高免疫力。尤其是我,因为这么多年在外读书,26岁,童年的八岁与爸妈在一起,之后在宁波的4年半与爸妈在一起,其他时间都不在家。减去小时候没有记忆的几年,跟父母生活的年数竟然不足十年!所以,我希望可以有机会让妈妈多陪陪我。不让她累到,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提高免疫力。在手术结束回家的最初的一个月,我几乎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状态。
等到妈妈差不多恢复得能走几步路的时候,我才敢稍稍放松警惕,但是依然不愿让她做家务。
跟好朋友石头交流,说妈妈一直吵着要出去找工作,就当时(三月)的情况来说,根本不可能,她连从家里走到小区门口都坚持不了,没有力气,怎么可能出去工作。但是,妈妈一直念叨拖了我们姐弟仨的后腿。石头说她妈妈前几年也动过大手术,也是这种状态。她建议我,要让妈妈找点事做,让她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还能为家人分担,这样她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朋友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我。于是我放弃自己在家照顾妈妈的计划,将家里的家务委托给妈妈,让她一定慢慢做,累了就休息,千万不能疲劳,衣服统一洗衣机洗,洗碗的活交给爸爸和弟弟,我出去找实习。好说歹说终于稳住了她。
不过石头另一句话我也默默记在心上——做过大手术的人,容易情绪不稳定,想东想西,易悲观,要时时开导她,让她开朗起来。于是,实习期间,不管多累,也不管刮风下雨,每个周六晚上七点我总会大喊老妈开门。即使带了钥匙,也必会喊她开门。确实如同学所说,妈妈一直情绪不稳定,于是,回来的那个晚上和第二天的半天,都给妈妈做思想工作了。让妈妈换种思维想问题,凡事看开点,困难都是会过去的等等。
这就像信徒朝圣一样,一个人的朝圣!
写这篇日志,我其实不是为了抱怨。而是自省,面对逐渐年老的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相信大家一定也遇到类似我今天早上的情况。
手术后的妈妈,不能工作赚钱的妈妈,在心理上,她会有巨大的失落感。以前的职业可以让她骄傲,她的工作能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能得到业主认可。在工作中她能收获满足和认同,还能与同行交流。自己想去哪里,骑着电动车就可以走到哪里。可是,现在,手术后的她,失去了工作,哪里也不能去,只能呆在家里。唯一能觉得自己有点价值的就是,可以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用心做好每一顿饭,让家人吃得健康、开心。
而我,周六回家埋怨她把家务事都干了,洗碗也不让我洗,威胁她,再这样下去,我周末也不回来了,反正你也不需要我做什么,还天天说我一回来就唠叨个不停。
其实,这样联系起来一想,厨房和家务就是我不应涉足的地方。
不管我是出于何种目的,可最终要维护的,最需维护的,是妈妈最后一点尊严,最后一块能体现她价值的地方。
尽管在我看来,妈妈健健康康就是我最大的福气,我累点辛苦点都值得。但是,有时候反而关心则乱。
其实,处在这样的年龄,我们长大,父母老去的时候,我们都会或多或少遇到这样的情形。
比如,春节回家,爸妈张罗了一桌好菜,巴望着我们多吃。可是,要保持身材,太油腻,我们不愿意动。可能我们还会埋怨几句,这时候,你是否记得他们眼中一闪而过的失望?
比如,离开家的那天,父母准备了一堆你爱吃的东西让你返程路上吃。可是春运人挤人,没有行李都嫌挤,更何况是有行李,还要带一大堆吃的。你不耐烦的说不带了不带了。可是,这时候,你是否发现他们眼中的晶莹?
再比如,身边的同龄人都结婚了,甚至有的孩子都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苦口婆心地跟你说,你也老大不小了,要开始考虑个人问题了。你潇洒地说,急什么,没有遇到对的人,还不如自己过。可是,这时候,你是否看到父母眼中的焦虑?
二十五六岁的年纪,是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我想,应该是将注意力从自我转向他人的阶段。
以前,我们关注的是:我喜欢什么,我需要什么,我可以让父母为我做什么。
现在,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今年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何时可以策划一次家庭旅行,让爸妈看看异地风情?爸爸妈妈需要什么?如何让爸妈开心、顺心、放心?
由己及人,逐渐承担作为成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或许,这是我们成长成熟必经之路。
愿所有的同龄人开始看见,开始珍惜,开始行动。
写下此文共勉!
2016年5月22日 周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