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2点31分,我发给一个友人W一个我最近常听的电台节目,我发现这个节目可能对于正在失恋的他有治愈作用。是网易云的一个叫做“书店的灯光”的电台,有一期“《爱上浪漫》不止是爱情故事而已”,事实上,我最近已经听了好几遍,反复听,反复回味其中的关于爱情本质的道理。
而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先是问我,这是歌曲?
我回答,22分钟的电台,不知道有没有帮助。
七分钟过去了,他发过来一句简单利落的话——个人喜好咯。
他就是这么一个直接明朗的人。
我这次倒也很识趣,我说那我以后不会再分享了。
我以为换做是以前,他应该也会听完再说出看法,但这个以前已经是很久以前了,久到我已经忘记上次我和他的深度对话是什么时候了。
他说,我很干脆,没兴趣会直说。
我也很干脆地说,这就是你。
他说,所以,管别人说什么情商低,无所谓。虚伪地去迎合更恶心。
是啊,虚伪地迎合更恶心。成年人的世界有多少是已经早早就戴上面具去适应这个千疮百孔的社会了。总有人会去定义这种伪善,他们说,这是为了场面没那么难堪,让大家都下得了台阶,给自己一点退路,是高情商的表现。
然而,关上门之后的自我又得花多少时间去整理自己的情绪。前同事H说,你总是把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别人一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你在想什么,虽然我自己也是这样。我觉得她说的是废话,我又不是机器人也不是演员,我该用什么表情也是我的当下的心情决定的,全公司有哪一个人是机器人。
但我没有这样正面与她交锋,我还是很含蓄地回答她,难道我要像个机器人一样面无表情吗?她又说,可是别人跟你说话的时候你也要笑着回应啊。我依旧觉得她说的话很矛盾,她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却要要求我去做到。
我开始觉得她是仗着我对她的偏疼和好说话,开始像机关枪一样扫射我,把我里里外外她看到我表象的缺点一一全部diss了一遍。我不知道她的用意是什么,但是从来没有人敢直截了当地说出我的弱点而毫不掩饰,我本善良理解她是良心用苦,为了我好,希望我改进。但她终究是不了解我,总用表象去解释我,毕竟年龄阅历尚浅,说的话也只是区区表明。
她也有很多缺点,只是不知为何我不愿说。 也许我对她确实是偏爱,就算我离职了还依旧想着为她庆生,令我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庆祝完生日不久之后她就将我从好友列表里删除了,我真的特无语,其实我心里有预感,她迟早会将我删掉的,只是我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就像人走茶凉,人心也竟寒得如此之快。
我把很多情绪分享给她,也教她如何应对工作上碰到的难题,真心对她,就以为她也会真心对我,到头来真是我想多了。
我把这些事大致分享给W听,他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你忘了保持距离”。
是啊,人和人之间相处应该保持的距离感被我破坏掉了,就像我想建立一段亲密的感情维持好这份亲密关系,但是太过炽热会把人压得窒息,于是就想要远离我。
W说,一份关系不冷不热,不远不近。刚刚好就行了。
我说,是性格原因占大多数,因为有些人就适合天天联络,而有些人就适合忽冷忽热。
回过头来想想,其实自己很多时候,在认真做着自己的事,完成自己的计划的过程中,也不希望被任何朋友打搅,甚至乎自己会两天后再回复。
其实这样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不应该将自己的思想强赋给他人,试图说服他人完善自己的三观,这本身也是不雅的。
人和人之间需要这种清冷的疏离感,在这些关系中,提取那些精炼的适合自己的相处模式,人心永远隔层肚皮,不能毫无保留,保持自己的性格和习惯,对于他人的意见和见解保持中立态度,适当接纳和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