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2-18

2020-02-18

作者: 追梦不负韶华 | 来源:发表于2020-02-18 23:22 被阅读0次

    day14

    为何要进行分层教学,在第一条中,就已经明确了原因“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不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②对,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社会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等等因素导致的个体差异不同,因此在接受划一式内容时,自我消化也就不同,因此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同的孩子要将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应对。深入学校和课堂与教师、孩子共同生活、了解他们的苦乐、了解孩子们真正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和家长各自的苦衷!同样,在李镇西老师的“镇西茶馆”中,有一篇文章,触动了我。“……我的重点是放在十几个特别差特别差的孩子身上,除了我刚才说的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教学,还要捕捉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和奖励。怎么奖励呢?带他们到公园去玩儿,请他们吃火锅。其中有一个孩子成绩差得一点底都没有了,上课根本听不懂。我听说他喜欢读小说,便拿一本《烈火金刚》给他抄,只要他听不懂课就抄《烈火金刚》,包括英语课、数学课。结果有老师有意见了,问我:“你叫他上课抄书,以后能考上高中吗?”我问:“他不抄书,就能考上高中吗?”他说:“按他这基础,根本考不上高中的。”我说:“那不如还是抄书。”我的目的就是一个,让这孩子每天在教室里坐着不痛苦,让他在学校的每一天很快乐,我们的教育人道主义就应该体现在这些地方……”④孩子的快乐,与其痛苦的煎熬,不如让他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客观条件限制内的),因为对孩子们有了深度了解。《论语·先进篇》中,孔夫子对子路和冉有在同一个问题上,就采用不同方式去解答,也正是他对于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深度的了解,深度了解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对话、交流、认可中得到的。

    2500年前的孔老夫子,也是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活动,促进每个人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基础都有差异,作为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提出不同分层式目标达成要求,在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中,要有针对性,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达到最佳的预设,并且都能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激励下一个教学循环。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意思是说,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都具有独立性格,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也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每个孩子都能寻求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我们在做分层教学活动的前提,就是要充分的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情况,然而能够全面了解到每一孩子的基础,就是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润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2-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qo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