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几岁的人生,要如何摆脱迷茫

二十几岁的人生,要如何摆脱迷茫

作者: 呆萌的我爱丽丝 | 来源:发表于2020-05-01 14:25 被阅读0次

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痛苦、寂寞、内疚、懊丧、恼怒、恐惧、焦虑和绝望的打击。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奋勇前进?你是束手无策的感叹,还是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并将方法毫无保留的传给后人?

生活中遇到痛苦,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解决它们的过程又会带来新的痛苦。人人害怕承受痛苦--有人不断拖延时间,希望问题自行消失;有人对问题假装视而不见,或者尽量忘记它们的存在。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自律才能解决所有人生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律?如何才能通过自律消除人生痛苦呢?

所谓自律,就是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实践这些原则,关键取决于你的态度,你要敢于面对痛苦而非逃避。

---自律的基本原则---

延迟满足感

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置人生快乐和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延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认可自我价值: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的时候,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很有价值,就会认为我们的时间也很有价值,如此有价值的时间必须要加以善用。

承担责任

不能及时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心中,阻碍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忠于事实

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事实了解的越少,就越是思维混乱。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如果地图信息失真,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而在于我们需要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的内容更加准确翔实。有的人一过完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的地图狭小、模糊、粗略而又肤浅,从而导致对现实的认知过于狭隘与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对新的信息和资讯缺乏兴趣。

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由于疫情被封闭在家的这段时间,自己可能就陷入了这样的一种困境当中,不是不能面对问题和去结局问题,而是拒绝承担责任,这是由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应该由别人或者社会替我解决问题,这绝不是我的问题。或许可以试着去问一问自己:

“你喜欢读书吗?”

“你喜欢美的事物吗?”

“你想要一份另自己很满意的工作吗?”

“你想做出还说得过去的学术成果吗?”

“你想不断完善自己,走向真正的心智成熟吗?”

想-但是太难,然后就自暴自弃,说做不到不怨我,怨这该死的停学,怨工作,怨导师的压力,怨家人....

其实不管怎样,这些事本来就很难吧,而面对它们,解决它们,慢慢实现它们正是你的责任吖


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人生错综复杂充满矛盾,没有简单的答案,草率的思考只能得到草率的答案,让人陷入偏见和冲突的泥潭。为了避免矛盾、不确定性和焦虑,不少人采取的方法是隐瞒矛盾中不愿意面对的那个方面,比如隐瞒死亡、服从、独立和痛苦,只思考他们愿意公开的那一面:生存、自由、依赖和快乐。

人们不能深入思考的四个原因:

1. 懒得思考,不愿意费脑子

2. 在思考中根据肤浅的逻辑/刻板印象/贴标签,臆测推断出一个偏执的结论

3. 相信思考和沟通不需要努力,只需凭借本能反应即可完成

4. 认为思考是在浪费时间

人们通常都认为自己与生俱来就知道如何思考如何交流,但事实恰恰相反,绝大多数人既不会思考,也不会交流。由于过于自满,他们无法察觉到自己的思考时的草率,刻板和机械。由于太过于自恋,他们没办法感受到别人的想法和情绪,与之产生共鸣。

遇到问题时,我们会感到烦恼和焦虑,而深入思考意味着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与问题接触,长时间忍受问题带来的烦恼和焦虑。

完善思考的核心就是努力接近事实,接近真相。即使真相充满矛盾,令人焦虑、恐惧和痛苦,我们也要有勇气接纳和承受,而不能把自己囚禁起来,用一层一层的想象去包裹自己,作茧自缚,与现实完全脱节。

事实上,我们一辈子都能改变和成长,即使很小的变化,也能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比过去明亮许多。

思考最忌讳的是草率,倾听最忌讳的是分心。真正的倾听是爱的表现,能够拓展双方的自我,把彼此紧密联系起来。大多数人愿意倾诉,不愿意倾听,或者只听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则充耳不闻。实际上,这是一种内心的封闭和僵化。

每个人都是在不确定性和焦虑中成长起来的。没有谁的人生从小就是被固定下来一尘不变;也没有谁的内心一点焦虑也没有。在不确定的中间地带,我们会怀疑,会反思。怀疑和反思是智慧的开端,会让思考变得深入。

草率的思考只能触及心灵的皮毛,要深入心理的深处,就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必须在行动中思考,也必须在思考中行动。我们生活在一个注重效率的时代,但是效率的提高的不是来自于我们动作的速度,而是思考的深度。我们越是能深入思考一个问题,越能找到问题的结症,然后一举解决;相反,如果我们没有把问题想清楚想明白就急急忙忙行动,即使忙的团团转,也无济于事。

很多人在做事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匆忙,二是拖延。

匆忙是草率思考,急于求成

拖延是害怕问题,懒得思考,磨磨蹭蹭

花时间把问题想透彻,弄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做事就能变得更有效率。

简洁是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在区分了轻重缓急之后,直奔主题,三下五除二,准确的采取行动。

不简单的人往往做事都很简约,而草率思考的人做起事情来却很忙乱,复杂。

坚强的意志和感恩的心是一个人所能获得的最高奖赏。


到这里,似乎已经讲明白了很多困扰自己的问题。做的这些摘抄里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影子。

跳跃式的看了标题里最吸引自己的部分-关于自律、爱和独立思考,以为自己有做到或者一直以此为自己的标榜,我可能又错误的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已经很强了呢。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固步自封呢。

反思一:不要逃避问题,找到自己的人生课题/难题并想尽办法去改进,尽管这个过程会另自己无比痛苦,但在进行深入而完善的思考过后,会有更深刻的存在感,更深刻的与他人的连结。

说实话,我害怕恐惧的东西还瞒多的,独立思考我不知道有没有算不算,其实动脑子的时候还是算少数。或许吧,还要感谢这段时间给了我一个反思自己的窗口期,就算一切能按原计划重启,一心只想要向前的你说不定在哪里又会绊个大跟头,要说什么是重要的,还是认清自己+认清现实,在不确定的中间地带,你虽然没有把握生活是好是坏,却有十足的把握说,我很满足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在朝着想要的方向迈进。而我在对现实认知的地图里,第一个要修正的便是别幻想你的二十几岁了,苦难重重崎岖不堪才是它的本来面目。

反思二:延迟满足感,以终为始,保持平衡。

反思三:地图的第三处修正,不是一个并不会倾听的人,倾听不以为着被动接受,而是投入关注的过程,是真正的站在对方的角度,走进他人产生链接的过程

希望能够从微小的改变开始,让人生变得比过去明亮一些,就是最大的心愿了吧。

相关文章

  • 二十几岁的人生,要如何摆脱迷茫

    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接...

  • 二十几岁,如何摆脱焦虑迷茫

    二十几岁的年纪,你刚刚从大学毕业,从象牙塔的庇护下走出来,自己去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 二十几岁...

  • 二十几岁,怎样摆脱迷茫?

    0 说实话,让我来讲摆脱迷茫这件事,真的是哗众取宠了。自己就身处在迷茫之中,怎谈得了摆脱迷茫。 可我还偏要胡诌两句...

  • 二十几岁的你

    二十几岁的你 宛如小生 二十几岁的你,迷茫又着急,你想要...

  • 连喜欢的事情都不想做,你凭什么觉得自己会成功?

    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更准确地说,可能是从十几岁开始,我周围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迷茫”。 迷茫未来,迷茫人生。这种迷茫...

  • #2017.08.17#二十几岁的迷茫

    十几岁的年少轻狂,二十几岁的愤青迷茫,三十几岁的意气潇洒,四十几岁的成熟豁达。人生的阅历,成就了不同时期的心境。 ...

  • 二十几岁,要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二十几岁,要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成功的真义引导着二十几岁的人生方向 什么是成功?成功是什么样子?二十几岁的年轻...

  • 二十几岁的你

    二十几岁的你,刚刚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满怀憧憬却被现实打败头破血流。 二十几岁的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观望不知...

  • 又穷又闲,再年轻又有什么用

    1、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特别容易迷茫,因为想法很多,世界却太小。 二十几岁的人当中,特别是有目标、特别不迷茫的人。...

  • 关于人生的多样性

    活到三十几岁,才渐渐摆脱了世俗的那种二十几岁必须嫁人,三十岁得生娃那种观念当中!原来人生就是多样的,不等于别人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几岁的人生,要如何摆脱迷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qq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