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燕赵大地
定州:中山公园/定州历代名人像

定州:中山公园/定州历代名人像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09:05 被阅读20次

            定州中山公园位于定州市城区中心路北侧,中山路南侧,原址为制砖厂和玻璃厂所在地。2007年河北香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项目法人,承建运营中山公园项目。公园总占地面积330亩,2008年3月20日开工建设,2008年9月20日竣工,并对市民免费开放。

             印象中的中山公园,都是为了纪念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后改为中山县、市)的国父孙中山先生而建的,且大多数建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而眼前的这座中山公园,则是新建的,且公园的得名与孙中山先生并无联系

            据《通典·州郡·博陵郡》 中记载:“定州,帝尧始封唐国之地。战国初为中山国,后为魏所并,后又属赵。秦为上谷、钜鹿二郡之地。汉高帝置中山郡,景帝改为中山国。后汉因之,晋亦不改。后燕慕容垂移都于此,北岳常山在焉。后魏为中山郡,兼置安州,道武帝改为定州。后周置总管府,领鲜虞郡。隋初郡废,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高阳郡。大唐为定州,或为博陵郡”。

            定州一带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到了商代为北方方国之一。西周时部落逐渐增多。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在此筑城,即今日定州古城(本博客有专文介绍)。战国时,中山国在此定都。至西汉时期始置卢奴、安险、新处、苦陉四县于今定州市境内。也就是说,西汉至前秦,卢奴一直是中山国(郡国)都。著名的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之上(故事详见明代马中锡《东田文集》中的《中山狼传》)。

           下图、定州中山公园南门,景观石上阴刻的“中山公园”四字,由当代书法家欧阳中石题

    下图、这是南门内广场两侧的古今定州名人塑像,共16人。他们的生平简介,请看本文附录

    下图、李悝  (即李克,公元前455-395年)战国时期中山国相

    下图、廉颇  (公元前327-243年)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

    下图、刘禹锡 (公元772-842年)唐代杰出文学家。《陋室铭》的作者

    下图、刘胜 (公元?-公元前113年) 西汉时期中山靖王

    下图、李延年(公元?-公元前87年)  西汉时期音乐家

    下图、刘琨  (公元271-318年) 西晋诗人、中山靖王后代、爱国将领

    下图、王实甫(公元1260-1316年)  元代杂居创作家,《西厢记》作者

    下图、郝浴 (公元1623-1683年) 清代顺治年间副都御使,人称“郝三本”

    下图、王灏(公元1822年-1888年)  清代咸丰年间定州首富,编辑《畿辅丛书》

    下图、张寒晖  (公元1902-1946年) 近代人民音乐家,歌曲《松花江上》作者

    下图、崔护  (生卒年不详) 唐代诗人,七绝《人面桃花》作者

    下图、邸飞虎  (公元1769-1819年)  清代乾隆年间武科状元

    下图、邢敦行  (公元?年-1788年)  清代乾隆年间武科状元

    下图、王瑚(公元1864-1933年)  民国时期江苏省省长,人称“中国第一流清官”

    下图、位于中山公园广场中的中山鼎

               中山鼎铭文:中华盛世、瑞兽祥云

             下图、中山公园内景色

            下图、从北面拍摄的中山鼎

    下图、湖心岛和石亭

    下图、公园内的汉白玉雕塑

    下图、“新时期罗盛教”侯志辉烈士 纪念碑      中共定州市委员会 定州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年二月一日立

           下图、  中山公园游乐场及北侧新建住宅楼

       附录:

                                                      李悝等16人生平简介

            李悝,周定王五十四年(公元前455年)生,周安王七年(公元前395年)卒,战国时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濮阳人。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桓谭以为李悝为文侯师,班固、高诱以为是文侯之相。由于先秦文献缺乏记载,故此说尚难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悝能参与机密,为文侯心腹之臣。司马迁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曾作出很大贡献。

           李悝是魏国丞相。他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廉颇墓,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

            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廉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为人襟怀坦白,敢于知错就改。著名的成语“负荆请罪”、“刎颈之交”以及“将相和”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他的一生,正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生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这一结论,既概括了廉颇一生荣辱经历的史实,又揭示了人才与国家盛衰兴亡的重要关系,确实值得后人深思。

            刘禹锡(公元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白居易称之为“诗豪”。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期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一说是洛阳人,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自言出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刘禹锡的传世名作之一:《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胜(公元前165-前113年),中国西汉时期诸侯王,为第一代中山王,谥号为“靖”,史称中山靖王。他是汉景帝刘启的庶子,母亲为贾夫人,还有一个同母兄赵敬肃王刘彭祖。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的第十三世先祖。1968年在对其及王后窦绾墓的发掘工作中,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举世闻名的“金缕玉衣”。

            李延年,西汉音乐家,生年不详。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出身倡家,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代表作《佳人曲》。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负责饲养宫中的狗,后因擅长音律,故颇得武帝喜爱。一日为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入宫,称李夫人。后因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刘髆,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极得武帝宠幸,“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李夫人去世后,爱弛,太初年间,因弟弟李季奸乱后宫,汉武帝下诏灭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

            李延年不但善歌,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且思维活跃,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配曲,又善于将旧曲翻新,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编为28首“鼓吹新声”,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是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他为汉武帝作《郊祀歌》19首,用于皇家祭祀乐舞。李延年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李延年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刘琨(公元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祖父刘迈,有经国之才,曾为相国参军、散骑常侍。父亲刘蕃,清高冲俭,官至光禄大夫。刘琨少有“俊朗”美誉,与祖纳(祖逖兄)俱以雄豪闻名。

              刘琨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金谷二十四友”成员之一。刘琨曾与祖逖闻鸡起舞,永嘉之乱任“并州刺史”据太原孤城抵御匈奴刘渊、刘聪和羯人石勒十余年,后败归辽东,欲与鲜卑合力恢复中原,被鲜卑猜忌而死。刘琨有音乐癖,曾有“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典故。建武元年(317年),刘琨联合段部鲜卑的军队讨伐石勒,因段部鲜卑内部不和而流产。太兴元年(318年),段部鲜卑内斗,刘琨被段匹磾怀疑并投入牢中,并于次年6月22日被缢杀,时年四十八岁。子侄四人一同被害。他临死前的名句“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流传千古。 

            王实甫(公元1260-1316年),,名德信,河北定兴县究室村人。一说为大都(今北京市)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西厢记》最早的来源是唐代元稹所著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不过它是以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它和《董西厢》在情节上相差无几,但在每个方面都进一步加工、发展和提高,使戏剧冲突更加激烈,人物性格也更为鲜明,特别在心理描写上,细致、精确,引人入胜。《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中原音韵》曾把《西厢记》第1本第3折的曲文作为“定格”的范例标举。元末明初贾仲明的〔凌波仙〕吊曲说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羡,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誉王实甫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可见,他的作品在元代和元明之际很为人所推重,《西厢记》其时已被称为杂剧之冠。

             郝浴(公元1623-1683年)直隶府定州(河北定县)人。号雪海,后更号复阳。清顺治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改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有节气,不畏权贵,不附势。因疏劾吴三桂而流徙奉天(辽宁沈阳市),后迁铁岭。读书讲学于银岗寓所,益潜心于义理之学,注周义解古。士人宗之,称为“复阳先生”。至康熙十四年(1675)复职还朝,留所居宅院为书院,并命名为"银冈书院"。几经修建已有相当规模。至1910年周恩来入校读书时,已有校舍70多间。整个建筑群,清幽典雅,古韵浓郁。现今的银冈书院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与初建时"十许亩"相当。而且布局也无大的变化。东西排列三个院落。中间为郝浴最初所建宅院,东为银园,西院辟为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反叛。十四年(公元1675),康熙特旨召郝浴还朝,复授湖广道御史,迁左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他不负聖望,运筹帷幄,多次上书陈谏,警世革弊,因有每天上三本的习惯,人称“郝三本”。后仕至广西巡抚。巡盐政,赈灾荒,治善后,有政绩。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卒于任所,赐祭葬。

            王灏(公元1823~1888年)清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字文泉,号坦甫,直隶真定(今河北保定)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举人,官同知,赏四品顶戴。家巨富,乐善好施,他独喜收藏书籍,闻有善本,不远千里,必得之而后快。所以,购藏日富,自宋元明精刊、武英殿诸刻、清朝各硕学大儒所校古籍、通行之本,无不皆备。先后收藏有四部之书12080种,132040卷。藏于“括斋”之中,编纂《括斋藏书目》4卷4册,(一名《王灏家藏书目》),仿照四库之例,类分四部,析出子目为丛书。刊刻乡邦文献,成就斐然,穷搜境内千载豪杰大儒2 000余人,延请学者为其校雠编订,历时10年,刻为《畿辅丛书》。收书184种,429册。由其子续刻而竣,黄彭年为丛书作序。编著《括斋笔记》、《畿辅地名考》、《定武团练记略》、《括斋文集》等。辑《畿辅文征》、《畿辅书征》、《畿辅佚书考》、《畿辅经籍目录》等。因征集文献不遗余力,贡献卓著,曾国藩曾聘其任礼贤馆主人,辞不就。李鸿章曾为其题有“畿南文献”匾额。

            张寒晖 (公元1902~1946年)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回老家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1935年去西安,在东北军中宣传抗日。1937年再度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他创作的《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1946年3月11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张寒晖病逝。

           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唐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邸飞虎(公元1769-1819年),又名邸允亭,字赐拜,河北省定州市子位村人。武状元。

            邸飞虎13岁弃文习武。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考取恩科第二名武举,次年考中第一名武进士,殿试钦点状元及第,以头等侍卫在乾清门行走三年。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特授广西提标后营游击,后又任中营参将、融怀营参将、浔州协副将、广西平乐协副将。嘉庆十六年诰奉武功将军,二十年任郧阳镇总兵。嘉庆二十四年患病逝于黄州,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入邸氏祖茔安葬。

             邢敦行(公元?年—1789年)直隶定州人,清朝将领。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戊戌武科状元。自头等侍卫累迁广东三江口协副将。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安南(今越南)发生内乱,阮惠军攻占黎城,国王逃匿民间,其妻向清政府求援。清政府命两广总督张士毅、提督许世亨督剿,并令邢敦行从征。邢敦行星夜赶赴大营,连战连捷,贼众恐慌,弃城而逃。不数日,贼众乘城内空虚,连结他国,拥众数万人深夜进犯,他与诸将士开城迎敌,力战而死。朝廷赠总兵衔,世袭骑都尉。

            王瑚(公元1864—1933年),字铁瑚,民国政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河北定县人。光绪进士。清末曾任四川庆符知县、知府等职。居官多年,以清正廉洁著称于世,其座右铭有“万分廉洁,只是小善;半点贪污,即为大恶。”1907年4月,王瑚因在广东南部平匪失误,遭人诬陷被罢回籍。他为官多年,身无积蓄,回乡后以务农为生。他面对国势日危,颓风渐盛,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此后王瑚又多次被聘为地方官,因政绩突出于1910年被授为吉林伊兰兵备道。伊兰地区地处边陲,地广人稀,王瑚派人从河北、山东招来10万移民,他亲率移民拓荒种田,一年的奋斗,使伊兰地区焕然一新。为开发建设东北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民国元年(1912年)冬,民主革命家章太炎作为东三省筹边使考察吏政绩时,称王瑚为循吏第一”。

            民国建立后,袁世凯窃任大总统,总想借王瑚的清廉名声为他所用,于是将王瑚请到北京,袁的独裁专制日益发展,复辟帝制的野心也已显露。1915年11月王瑚机智地逃出袁的控制,到了云南同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策划反袁,组织护国军。 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湖南民政长、肃政厅肃政使、京兆尹、江苏省省长、山东省省长。后追随冯玉祥参加北伐。冯玉祥将军称他是“中国第一流清官”。后来冯玉祥在泰山建五贤祠,把他列为五贤之一。1926年后,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辅仁大学国文系教授等。1933年4月26日在北平病逝。

            王瑚擅长国学,熟于经史,一生多收藏,无所他好,惟好书,后以他所收藏966部珍贵图书在定县建立“铁珊图书馆”。好读《老子》,凡有《老子》异本,尽力搜罗。1917年,游历广州,购得宋本《淮南子纂图互注》,曾是伦明旧藏。与伦明为故交,一日,谈论此事,取之细看,果为伦明之藏。伦明记其在江苏任职期间,凡有书友造访,“与行宾主礼,留宿衙斋”。“宦囊所得,尽付书肆”,以至于在其死后无钱下殓。

             全文完

    原题:(原创)定州中山公园/定州群英谱    2013-02-23 11:30    发表

    2018.12.31     阅读(1632)| 评论(3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定州:中山公园/定州历代名人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sb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