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的演化历程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虽然货币有很多功能,但它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是价值尺度。作为价值尺度,保持相对稳定是其内在根本要求。如果货币币值剧烈波动,那么整个货币功能都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都会受到冲击。
任何锚定金属的货币都无法实现币值稳定,因为金属受各国自然储量以及开采和加工能力的约束,其实际供应量经常会与经济社会实际发展水平发生严重偏离,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只有将一国的货币总量与该国主权覆盖可交易财富的规模相对应,保持全社会物价总指数相对稳定来实现这一点。
因此,金属货币或金属本位制货币必然要退出,发展成为可以有效调控总量的信用货币,成为国家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因为信用货币具备调控灵活性,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比特币模仿黄金,总量恒定无法充当稳定的货币。
有误解认为,现代货币是纯粹的信用货币,核心是信任,只要人们相信并接受它,它就可以成为货币。虽然比特币区块链并没有创造实际财富,但它创造了很多人的共识,大家都信任它,所以它可以成为货币。
这种说法实则是缺乏货币运行的内在逻辑。货币除了要有信任,背后还要有价值支撑。货币当局之所以能够投放货币,一方面是因为它有国家信用,有国家最广泛的运用和支持;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有国家主权范围内可以控制的社会财富。央行发行货币并非想发就能发,货币当局起码需要有一定规模的货币储备物(如黄金或外汇)作为直接的价值支撑,并努力将货币乘数和派生货币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货币总量与社会财富相对应。
比特币没有任何价值储备物,或可以与其对应的比特币网络世界所有、控制的财富。据统计,现在各类虚拟货币种类高达1800多种,这些东西背后是否有价值支撑尚不可知?如果没有社会财富背书背书又何来信任?没有信任又如何充当货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