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依为命,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恬静又刚烈。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整个日本文化。
日本人性格矛盾双重,他们信赖精神力量,崇尚死亡,信仰等级制,忠诚于天皇,各安其位是他们的道德体系,各安其位限于辈分,年龄,性别。
他们重视道德上的恩债。“恩”一旦接受,就是永远的债务。报恩是高尚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重压,他们不喜欢轻易受恩。日本人将“恩”分为两种,一种是孝,父母之恩;一种是忠,天皇之恩,两者都是强制性的。
义理是日本特有的,解释为“免受世人非议而做不想做的事”。义理包含对社会的义理以及对名誉的义理。他们因失败而蒙羞,他们为洗刷污名而自杀,武士允许切腹,战败后又向敌人请教,名誉就是他们的目标。
在日本人的人情观里,精神和肉体是不对立的。他们相信两种灵魂,即粗野和温柔。他们培养肉体享受,婚后的日本男人有钱就会找情妇,他们不会谴责人的情欲。
日本的人生曲线呈“U”型,婴儿与老人有着最大的自由与任性,壮年期自由降至最低。一个三岁的孩子可以向母亲肆意发泄怒火,女孩在幼女时期和六十岁后可以穿鲜红的衣服,日本儿童教育导致了日本人的矛盾性,小的时候他们可以为所欲为,成年后绝对听从家庭安排,不计代价承受极端的义务,造成了根深蒂固的二元性,他们为这种生活方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败后的日本人一直追求民主。
看完《菊与刀》,才发现这个民族有着他们的可悲之处,一方面他们让我佩服,一方面他们的极端和等级制让我感到害怕。这本书让我才开始有点了解日本,过去在电影,日剧中让我不理解的很多事都解释了其更深的原因。
栗子:
1.老百姓冬天冻的瑟瑟发抖。他们号召大家做御寒体操,说法是用消耗体力的方法增强体力。(精神大于物质)
2、在走投无路时,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投降,要么与敌人同归于尽,要么自杀。(当了俘虏就是耻辱)
3、在大街上发生事故,日本人一般不怎么理睬,冒失插手会让对方背负恩情,人们不会积极主动帮助。(讨厌关系生疏的恩惠)
4、岳父遇到经济困难,女婿必须借钱。儿媳对婆婆言听计从。(家庭上的义理)
5、学生因落榜自杀,毕业生因找不到工作自杀。(竞争失败的敏感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