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集市上又见艳敏摆摊了。
我和艳敏是在集市上认识的,那时候集市场在我家门口这条街上,我们村从开业到现在20年了,每个集都很兴旺。
集市兴旺,是因为集上次序管理的好。从老辈都知道三大韩寨的人爱打架,如果一个人听说有外村的人和本村的人打架了,本村的人一传十十传百,立马就把本村的汉子轰动起来了,不管他们原来有啥矛盾,只要和外村的人交涉,本村的就是齐心合力一律对外。越这样三大韩的人往人群一站,咋啦?我是大韩寨的!俗话说,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有人喝醉酒了,外村的也有不要命的,那时候打的头破血流的有的是。(这都是我小时候的事了,现在没人打架了,都忙着挣钱呢,哪有那闲工夫。)我父亲好像也受过人家欺负,我村的一个大个子就爱打架,往那里一站说了一句,你过来我是大韩寨的。那人溜溜就走了。(我父亲个子也不小,父亲体弱,从来不会打架)
好像我话扯远了,现在又在抢烟,系统打不开,全国订烟户都在点这个网址,崩溃了,干脆更文算了。今天一白天又在商量事情,真是静不下心了。(嘻嘻,借口,像小主几分钟就搞定了,何必等到现在啊?)
言归正传,村干部响应国家号召,发展农村集贸市场,繁荣城乡经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要求。村干部想尽一切办法把市场做起来,全村人开会,不要欺负外来人,有问题找村干部解决,有打架斗殴的,受处罚的首先是本村人。
在村干部的细致安排下,集贸市场很快发展起来了,十里八乡,二三十里的经销商都来我们这里经销。
在我门口左右两边的那几家,时间长了自然就熟悉了,其中一经销商就是颜敏两口子,他是我们东临村的,相距6里地。说起话来,我二妮和他二儿子在同一所大学上学,颜敏又认识我二姐,自然就亲近了许多。我做了大锅菜了,就端给他两口子吃,那时我三妮还上小学,他们还给了我三妮一件绒秋衣。
颜敏的老公叫得英,长得方方正正,样子黑黑的,就和李逵差不多,开个农用三轮车,拉着一车货(卖衣服),经春秋,熬冬夏从不间断,到了冬天,天黑的又早,他们也是觉得路途近,总愿意多卖几件衣服。他们收收摊也就到了有路灯的时候了,到回去的时候,水箱里水也就快冻住了,在摇响发动机需要费很大力气的。人家得英铆铆劲就把发动机摇起来了,做生意的这几个都知道得英力气大,体格好。颜敏只管卖卖货,还不黑就回家了,她家里还有个瘫痪孩子,她得回家做饭。(他大儿子是个残疾)
后来集市搬到了南街,我又离不开门市,我和他们就很少见面了。
这样的日子他们也干了几十年(我们村没起集时他们就卖衣服),二儿子毕业了,也结婚了。
本来也该轻松一下吧?就在去年夏天,我听说得英好像得的病不太好,后来有好长时间他们也没来集上卖货了。就在昨天,我去集上了,看见颜敏又来摆摊了,只有她自己。我说了一句,你来啦颜敏,她说,啊,来了,好久没来了。没在多说别的,我就走了。
到了其他摊位(认识的)我问了一下得英的事,他们说今年夏天得英去世了。
人呐,有时生命就那么脆弱。世界上只留下一句:死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要继续走完以后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