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读过《一句顶一万句》。
它被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每一句话都凝聚着岁月的智慧,让人回味无穷。
这本书让刘震云为世人所熟知,并因此获得茅盾文学奖。
看到这里,好多人不禁会问:“刘震云能写出这么伟大的作品,有没有什么独特技巧?
别说还真有,快收藏学习!
1. 写作是在“相同”里找“不同”
写作是什么?
写作是思想的凝结。
没有思想的作品,也就没有了灵魂。
没有灵魂的人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作品是无病呻吟。
如何让作品更有思想呢?
体现差异性。
所谓差异性,就是在“相同”里找“不同”。
也就是说,要在吸收前人的基础上转化。
我们既不能脱离前人、凭空捏造,更不能人云亦云、千篇一律。
尤其是后者,一定要注意。
文章只有体现差异性,才会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收获,这正是读者想要的结果。
2. 当你写作经验多了,就会喜欢用简单说复杂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能说话,但只有少数人“会说话”。
这里的“会说话”,是指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义。
语言简练,含义丰富,也是写作的最高要求。
写作不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写作是相声的“包袱,言简义丰。
当然,要想做到这样,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经验的积累。
写作经验少时,习惯用复杂说复杂;写作经验多后,喜欢用简单说复杂。
当然简单不代表简陋。
孔子、毛泽东、胡适都喜欢用简单说复杂,用非常生活的东西说哲学,也都是写作大家。
3. 作家的真正功力不在文字表面
陆游在《示子遹》中提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意思是说,创作的过程中,除了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外,作者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也是不可或缺的。
要想写出好作品,就去整体观察或者横向观察事物,找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你可以对事物进行整体观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抓住观察对象自身的特点,突出重点地去进行描写。
当然,还可以通过横向观察来发现其特点。
将这个事物与同类型的事物进行比较,然后再从正面描写这个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所以,一个作家真正的功力不在有形的东西,而是后面无形的东西。
学会了吗?
建议收藏起来,仔细体会!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咱们明天不见不散!
你的一句小小鼓励,我写作的莫大动力!
关注飞哥写作,让写作更有料
飞哥写作--写作的加油站,读者的俱乐部,日更的打卡地
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请点击关注,欢迎收藏、评论、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