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情绪,同时也让我有了些迷惑:我为何会难受?难受的点到底在哪里?到底是童年的什么创伤后劲这么大?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了早上的咨询。
首先是事情经过。鉴于多年在长江和各种湖游泳的经验,答应带哥哥姐姐一同到黄水月亮湖游泳。装备买来在我家大半年,一直未下水。那天在各种支持下,姐姐答应下水学习,哥哥因故在岸上搞后勤。下到水中,看姐姐游了一小圈,她喊我自己畅游,我以为她没问题,就各自游到对岸搞了个来回。回来一看她依旧在原地转圈,让她游开了去,她说不敢,我陪在她身边,一回头又转回去了。几次劝说拉扯下来,有些恼,我认为她有能力游开,她认为自己不行,没信心,同时还呛了几口水,还把我胳膊抓得生疼。我认为她在给自己设限,而她认为自己确实是不行。回来路上我还有情绪,还埋怨说跟这样的人说话特累。同时也让我回想起以前也遇到过几个人会如此四季豆不进油盐,为何我会有如此的情绪,如此抓狂?最近一直在看精分书籍,想到用知识来为自己答疑解惑,服务于自己。看一看情绪从何而来?又想要告诉我什么?
一是投射。我认为可以,就以为别人也是可以的,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了别人。殊不知人与人之间有很多不同,如果大家都一个标准,那就不可能有多姿多彩的社会,大家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可能会有出类拔萃一说。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建构出来的,他(她)自己认为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不能强迫人家接受我的观点,否则一来二往就会形成拉锯战,我发出去的力也会回弹回来,于是就有了那么多的情绪出来。
二是上位者的姿态高高在上,不能接纳自己的失败。我认为我在某方面对于对方就是权威,我更清楚更接近于事实,我说的就是对的。其实不然,她的世界形成了她的观点,在她的世界,她才是对的。对方没有认可我的观点对我而言就是失败,我不能接受自己失败!于是也有了些情绪出来。
三是用了最不喜欢的老一辈教育我的方式(情绪的重要来源所在)。想起了小时候背湿稻草的经历。大约在小学三四年级,背了10个湿稻草,压在身上四脚着地。我说背不动,父亲便冷冷地说:连这几个都背不了,你还有啥用!为了自己不至于没用,我咬牙背起了稻草,一边要防止歪下几十米高的悬崖,一边要防止掉进水田,就这样一双腿颤颤巍巍的走过田埂。离我父亲越来越远,我的骂声哭声怨恨也越来越大。后面一段上坡路,我手脚并用,泪水汗水一起下,哭声骂声一起出,最后连爬带走,把稻草拖回了家。读初中离开家,那时没电话,需要书信和家里取得联系,父亲又说我字写得奇丑,还好意思写信回家(可我当时的字常常在班上作为范本贴墙上,也曾是我的骄傲),就从那时,我几乎断了和家里的联系,直到高中,记忆中父亲不知道我在哪里上学。也是那时,我发誓要离开农村,离开父母亲,越远越好。
父亲以为只要是他的孩子,背十个湿稻草没问题,读书也应该和他一样成绩是名列前茅的…却没想到我那么难受,从身体到心理都是如此。我后来的要强应该也是那时受到了太多否定所致,我要变得更好一些,更有力量一些,才有能力离开父亲,离开家。
但是我现在却在沿用他的方式去和人相处,用我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要求亲密关系,要求其它有关的人。是不是对方也会和我曾经一样难受?从这里我可以学到什么?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情绪少一些,让自己的容器撑大一些?
一是提醒自己,此刻的情绪并不是对方带来的,而是自己的议题没有处理的好,需要自己进一步处理,别人没义务来为自己的情绪买单,静一静;二是学会尊重和接纳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接纳在她的世界他是对的,只是我们站的位置角度不同,我的标准只是我的标准,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三是接纳自己的失败,我只能改变我自己!持续保持反思的能力,观己才能达人!
在高标准下我获得了什么?不屈的性格也让我受益终生。
中原焦点团队高三讲七班,许翠蓉,原创分享第111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