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三点频道】,我是胡钰铣。今天,跟大家聊聊关于婴儿喂养的话题。
宝宝出生之后,父母总是期望能健康快快长大。有过小孩的朋友都知道,一般在三个月之内,婴儿的身高、体重是长得很快。形象的比喻起来,那时候的婴儿就跟小猪一样,顿顿都吃得饱饱的,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又要吃,尤其是刚出生的第一个月,效果尤为明显。
但往往从三四个月开始,有些宝宝就开始不怎么贪吃了,不怎么好睡了,身高体重也长得慢了,有些家长就比较担心了。我们家的宝宝,就属于这种情况,到第4个月的时候,喝奶量没见增加,反而感觉比三个月大的时候还少一些。碰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感觉束手无策。这时候,就需要需求专业指导帮助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特地查了一下全国最好的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是国家两个儿童医学中心之一,另一个在北京。这家医院,我感觉比起普通的医院来说,学术氛围更浓一些,不然也不会取名医学中心啦。
我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官方App上,找到“发育行为儿科”,下面有个细分的“儿保科”,查询里面的专家,有位教余晓丹教授的介绍写着:擅长解决婴儿喂养问题、微量营养素缺乏、身高促进、生长发育等等,是一位主任医师,还是科副主任,稍微了解一些人的,就知道,这位教授应该是年富力壮的中坚力量。好了,就是这位专家了,毫不犹豫挂了她的特需号,也是比普通的专家号更贵的号,光挂号费就516块。
具体的就诊过程,就不详谈,直接跟大家说结果吧,这位教授看完之后,当天晚上回去,按照她的方法,进行调理,宝宝的喝奶量一天之内差不多就涨了50%,一个礼拜差不多就翻了倍;睡眠时间也长了,质量也大幅提升,宝宝的运动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我这个人就比较爱琢磨,就在想,为什么会这样的?当然这其中肯定有科学道理,所以,我就自己分析了一下这位专家的治疗方案,总结出了下面三个解决婴儿喂养问题的思路,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思路是外界刺激。
这个刺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外界刺激就是口腔操,每天早晚各一次。主要刺激婴儿的外嘴唇、牙龈、舌头表面、腮帮内侧,具体的口腔操做法,就不展开讲了,有兴趣的可以后台留言,我跟你详说;第二个外界刺激就是趴着玩,都说宝宝一定要少抱,睡要躺着睡,玩要让他趴着玩,这绝对是实在话。实际上,让宝宝趴着就是在增加他的运动量,促进他的运动脑发育。可能大家认为宝宝抱在手上,手舞足蹈的就是运动,可是这个运动,远远算不是真正的需要的运动不够。我的宝宝,也是这样,抱着的时候手舞足蹈,但在专家眼里,我家5个月宝宝的的运动能力只相当于3个月大的宝宝。所以,练习趴着,后面再练习爬行、坐立、甚至扶着物品行走,非常重要,大人要主动去引导宝宝去做,让他走出舒适区;第三个外界刺激,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早睡早起的习惯,尤其是大人自己要先做到,白天让宝宝少睡,晚上就少折腾大人了。
第二个思路是药物调理。
其实大家可能都对宝宝用药有些顾忌,觉得才几个月大的宝宝,那么小,能尽量少吃药就少吃。但作为医学的角度来讲,该用药还是得要的。而对于喂养困难、生在发育迟缓的宝宝来说,用药的关键就在于调理婴儿的肠道。按照那位专家的说法是,肠道是人的第二基因,非常重要,可以说对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肠道还不够完善的婴儿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肠道调节的药肯定要吃。当然,不同的药,药效肯定有差别,真正的专家开的药,效果就是好,而且价格很亲民。
第三个思路是营养补充。
这方面,可能有些家长在也是存在顾虑的,认为那些所谓的营养品,实质上就是保健品,没什么用的,还乱花钱。大人吃点的话,对身体也不会有事啥影响,顶多就是浪费点钱,小孩那肯定是尽量不要吃。但实际上,小孩更要吃,因为一方面,存在喂养困难的婴儿肯定是某些营养元素缺乏,导致整个人体系统某些功能不够完善,所需要有从外界补充。而婴儿的营养获取渠道,只有单一的母乳或者奶粉,这些营养基本上都是标配的,各种营养元素是均衡的。而一些专门的营养元素的补充,就必须要从专门的营养品去获得,不像大人,还能通过吃一些食物获得。
补充的营养,只要包括锌、D3、AD、B12、DHA等,这里不是说越多越好,专家会根据测试结果来定方案的,一定要遵医嘱。当然,这里还是那句话,不同的医生开出的方子,真的不一样,眼光就是不一样,好的医生就是能开出药效好的方子!
好了,这是我今天分享的关于解决婴儿喂养的三个方面的思路,第一是科学合理的外界刺激,这是关键;第二是有效的药物调理,这是辅助;第三是恰当的营养补充,这是必要。
当然,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一点关于婴儿喂养问题的思考,仅供参考。
这里是【三点频道】,我是胡钰铣,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