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周围的人是互动的,遇弱者愈强,遇强者愈弱,近朱者同赤,近墨者漆黑。
甚至你与自己的内心都是互动的,越淡然越淡薄,越坚持越坚定,否则便会,不在放纵中学坏,就在沉默中变态。
总体来说,郑义的互动,无论对内对外,还是对人对事,既有大众化的普遍性,也有个性化的特殊性。
他与北雁之间,就是最好的例子。
把一场“粗恋”(初恋的戏称),互动成了“细恋”(细水长流之恋)。
把一场“单恋”,互动成了“双恋”(双方各人恋各人的)。
把一场“暗恋”,互动成了“明恋”(明知不可能之恋)。
把一场“正恋”(正常的双性恋),互动成了“歧恋”(形成奇特的既不开花又无结果之恋)。
可以这么说,郑义打一开始就爱上了北雁,只是不知如何表达,而北雁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是把他当兄弟看待,因为比他个子高,因为比他大一个多月。
从初中到高中,整整六年的中学时光,郑义都只干了一件是——努力长高。
终于在考大学之前,在身高上超越了对方。
北雁一米七三,郑义一米七六。
然而,北雁仍然算是女生里面很高的,郑义依旧只是男生里,个头中上的(成都地区来说)因此在心理海拔上还有差距。
加之年龄是不可更改与逾越的障碍,以及早已形成且固定下来的“女尊男卑”的气场,导致了他在北雁跟前,永远都是“弱势群体”。
上大学后,北雁开始恋爱,当然不是跟郑义,而是找那些一米八几的学长。
郑义一方面有些着急,想要告白自己的真情,另一方面却被“爱她,就让她去寻找幸福”、“有一种爱叫放手”这类思潮的荼毒,放弃占有,改为守护。
于是,北雁相亲时,郑义是亲友团;北雁受挫时,郑义是出气筒;北雁失恋时,郑义是疗伤站;更多的时候,郑义是北雁疏通不良情绪的管道、倾倒心里垃圾的堆场。
其实,在那么曲曲折折这么兜兜转转的过程中,北雁早就看透和明白了郑义的心意。
也正因为看透与明白,更因为小小的自私与贪婪,对这上帝赐予的额外的爱恋,多出来的一份安全感,北雁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又怎么不把它用尽用全?
大学毕业找工作出社会之后,北雁对郑义更加变本加厉,不仅频繁更换各色男友,甚至“明目张胆”的把郑义当成,随即可以临时上场的“替补男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