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晨杉读书路| 且读着呗,说不定读着读着就懂了

晨杉读书路| 且读着呗,说不定读着读着就懂了

作者: 王晨杉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09:13 被阅读0次

    遇见一本书的机率,就跟遇见一个人的缘分一样。偶然间的促成就觉得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也正因为是偶然,而其实你不久前刚好读过这位作家的某些作品,很想要通过更多作家的其他文字去了解更多的东西,恰好这时遇见了这位作家的真人面孔和他的新作,于是乎,激动之情无以言表。当然那些拾人牙慧而未曾见面的日子里,透过作家文字有了真诚的精神交汇和深度思考的阅读,应该是对作家最忠实的拥趸。

    比如1月15日,去海口办事。刚好碰见韩少功老师的新作分享发布会。我因此借机实现了一个文学爱好者与作家、作品的见面的愿望。发布会地点就在海口三环书苑.阅己空间,走进海口三环书苑前,我想象着场面应该很壮观,有好多摄像头对准作家,作家就坐在镜头的最聚焦的位置谈自己的创作意图等,并不停地回答现场的记者或者读者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当我进到书店内,眼前所见的是五六排座位,大多是中老年读者,有小年轻读者,但不多。大家安静地听台上的一位读者分享读韩老师作品的感受,我来晚了十分钟,但韩老师还没出场,也一切刚刚好。

    作家走出创作的情境后,其人与创作中的自己是有些不同的。果然,韩老师现场的分享语言幽默松弛,也很随意,我恍惚中觉得眼前的这位70岁的老人,他的作品里的严谨理性深邃宽阔的文字会被他现场的调侃带跑到另一个宇宙。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的邻居老爷爷嘛。特别是他那口地道的湖南普通话让人有出戏之感。可是我也深深明白一个写作者和一个现实中的生活者,是有区别的。那个创作的状态是才最真实的自己,而现实的生活又是作家写作的世界的养分来源。它们不能分隔,彼此成全。

    正像林清玄作家说过的,你看一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比普通人长相没啥超常(好看),但他就是比普通人了不起一点点,是因为他的思想起了作用。

    第一次听说韩少功老师是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课上。再次听到是和学生一起做他的小说题型。当刘复生教授说要读懂韩老师的其他作品就先用韩老师的新作《人生忽然》做底色。我喜欢读作家的随笔散文,感觉没有文字负担,一篇即使一个精彩的世界。读小说总觉得还有好多章节,时间有限读不完觉得可惜。所以,在读《人生忽然》前,我就做好了,一天读一点,记录一点文字的决心。然而,进入文本才发现在读第一章“读大地”时,有好多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关于国外的空港管理,什么外国的政治,文化,还有我根本读不懂智利的离奇尴尬但又很羡慕,嘿嘿。这或许就是读者的思想纯熟度高度深度广度与作家作品格格不入的恶作剧吗?我当时就走到韩老师的面前,想告诉他《回去来》的最后一段学生读不懂,现在终于明白学生为何读不懂了。幸亏没问。

    于是,我索性跳到了第二张“读时代”,这里才读了几篇,国内的科学文化,我能读懂一些,例如科学与科学都是正确的概念,科学与价值,例如知识的力量等。总之,发现自己之前与人面红耳赤地争执的一些问题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输赢,其实是知识焦虑症的表现,知识不够,无知来凑,无知者无畏,皆有点可怕。之前,对于我这种初读者,阅读介于纠错型与成长型的灰色地带,还是要有腾出许多时间的阅读付出才有所有收获的。

    今日就写到这里,继续阅读,看看如何?

    遇见一本好书的机率,就跟遇见一位佳人的缘分一样。偶然间的促成就觉得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也正因为是这样的偶然,而其实你不久前刚好读过这位作家的某些作品,很想要通过更多作家的其他文字去了解更多的东西,恰好这时遇见了这位作家的真人面孔和他的新作,于是乎,激动之情无以言表。当然那些拾人牙慧而未曾见面的日子里,透过作家文字有了真诚的精神交汇和深度思考的阅读,应该是对作家最忠实的拥趸。

          比如1月15日,去海口办事。刚好碰见韩少功老师的新作分享发布会。我因此借机实现了一个文学爱好者与作家、作品线下见面的愿望。发布会地点就在海口三环书苑.阅己空间,阅己空间?名字有诗意,阅读本来就是很私人的事。走进海口三环书苑前,我想象着场面应该很壮观,有好多摄像头对准作家,作家就坐在镜头的最聚焦的位置谈自己的创作意图等,并不停地回答现场的记者或者读者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当我进到书店内,眼前所见是五六排座位,来的大多是中老年读者,有小年轻读者,但不多。自由派的读书沙龙,大家安静地听台上的一位老牌读者分享读韩老师作品的感受,我来晚了十分钟,但韩老师还没出场,也一切刚刚好。

          作家走出创作的情境后,其人与创作中的自己是有些不同的。果然,韩老师现场的分享语言幽默松弛,也很随意,我恍惚中觉得眼前的这位70岁的老人,他的作品里的严谨理性深邃宽阔的文字会被他现场的调侃带跑到另一个宇宙。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的邻居老爷爷嘛。特别是他那口地道的湖南普通话让人有出戏之感。可是我也深深明白一个深度写作者和一个现实中的生活者,是有区别的。或许那个创作的状态才是最真实的自己,而现实的生活又是作家写作的世界的养分来源。它们不能分隔,彼此成全。

          正像林清玄作家说过的,你看一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比普通人长相没啥超常(好看),但他就是比普通人了不起一点点,是因为他的思想和心灵起了作用。

          第一次听说韩少功老师是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课上。再次听到是和学生一起做他的小说题型。刘复生教授说要读懂韩老师的其他作品就先用韩老师的新作《人生忽然》做底色。我喜欢读作家的随笔散文,感觉没有文字负担,一篇即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读小说总觉得还有好多章节,时间有限读不完觉得可惜。所以,在读《人生忽然》前,我就做好了,一天读一点,记录一点文字的决心。然而,进入文本才发现在读第一章“读大地”时,有好多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关于国外的空港管理,什么外国的政治,文化,还有我根本读不懂智利的离奇尴尬但又很羡慕,嘿嘿。这或许就是读者的思想纯熟度高度深度广度与作家作品格格不入的恶作剧吗?我当时就走到韩老师的面前,想告诉他《归去来》的最后一段学生读不懂,现在终于明白学生为何读不懂了。幸亏没问。

          于是,我索性跳到了第二章“读时代”,这里才读了几篇,科学文化,我能读懂一些,例如科学与科学是正确的的概念,科学与价值,知识的力量等。总之,发现自己之前与人面红耳赤地争执的一些问题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输赢心理,其实是知识焦虑症的表现,知识不够,无知来凑,无知者无畏,皆有点可怕。总之,对于我这种初读者,阅读介于纠错型与成长型的灰色地带,还是要有腾出许多时间来阅读才会有所收获的。

          今日就写到这里,继续阅读,看看如何?

    首发会现场
    韩少功老师发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杉读书路| 且读着呗,说不定读着读着就懂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fw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