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宋 叶梦得
翩跹飞舞半空来。晓风催,巧萦回。
野旷天遥,回望兴悠哉。
欲问玉京知远近,试携手,上高台。
云涛无际卷崔嵬。敛浮埃,照琼瑰。
点缀林花,真个是多才。
说与化工留妙手,休尽放,一时开。
大雪节气这天,云岩区朗诵协会的一群朗诵爱好者聚在亮欢寨,办了一个朗诵沙龙,声美与味美充盈在小小空间里,暖意顿生。
美食上桌——当然是店里的主打酸汤鱼。酸汤是贵州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此前在缺盐的贵州山区,常用酸和辣来替代因为无盐而产生的口味缺失,时间一长逐渐形成了酸鲜、辣醇、香浓、味厚的特色,也成了贵州独特的美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贵州有句谚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所以少数民族食酸以增补体能,吃了酸走路就不会打“窜窜”了。
红酸汤主要用西红柿制成,贵阳人管西红柿叫做毛辣角。用它制作的红酸汤酸辣浓郁、淡雅醇厚,形成了贵州菜的特点。
酸汤并不是一味的酸,辣中有酸、酸中有辣、酸辣结合,入口风味层次鲜明,喝上一口余味绵长。
鱼在金红酸汤里翻滚,笑在杯筹交错中散开。
我个人总是偏爱主食胜过主菜,碗耳糕蓬松白胖得象个娃娃,每次来都必点。
将豆腐圆子从中间掰开,舀一勺折耳根、糊辣椒、木姜花、薄荷香夹杂的土法秘方蘸水填进圆子,又酥又脆,趁热送进嘴里,那种美味真的很“贵州”。
再来看看这群“声优”小伙伴。
这边的两个小可爱,非常默契,完全不用排练,很随意地来了一段对口相声,笑翻了一群人。
茂哥,一直热爱朗诵,每次登台场气场开挂。让人尤为敬佩的是他绝佳的记忆力,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记住那些长长的诗句的?估计惟有热爱一词可以解释。
支紫,云岩区朗诵协会的秘书长,热心公益事业。协会每个伙伴的生日她都记得。每次总是她第一个送上祝福和鲜花,如同爱的使者。
黄玫,云岩区朗诵协会的副主席,她带领着花蕾艺术团的孩子们,绽放在贵州省图书馆、云岩区各社区的舞台上,这些云岩区朗诵协会团体的小会员们萌化了不少观众。
无惧风雪,朗读暖心,美好正当时。
酸汤火锅兼容性好强,与这场活动好配,将大家对朗诵的热爱与美食一起汇聚成生活中的小欢喜。
2020年12月7日,由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与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潜神乐志”书法学专业第四届师生作品汇报展在图书馆前晨钟广场举行。
潜神乐志四字,出自孙过庭的《书谱》:“夫潜神对弈,犹标坐隐之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下棋能坐隐,垂钓展隐逸。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就是它的灵魂。作为一种生活美学,书法与文学、历史美学等艺术相结合,承载着各阶段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由笔端而生万象。以汉字为载体,从早期的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凝聚了五千年的历史沧桑,随历史不断发展演进。
这是师大第四次举办书法展,每一届我都会和朋友相约来观展,穿过梧桐微微凋卷的一条街,走进校园,已有不少人徜徉在展厅。朱红的一个“观”字,意象独特,翩翩飞舞。每次观展的感觉都如同从一扇小小的书法之窗中,看到书法以其独具的特定艺术形式和艺术审美呈现,也看到了师生们在传承路上的努力。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瑰宝的艺术之路上,需潜心专力且自得其乐。书法是讲究传承的,过去的2019年,举国齐心,共克时艰,师大书法学专业的师生们,在传统面授课学习中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心怀热爱,任何磨砺都无法阻挡书法学子孜孜不倦融于笔端的追求,这次的书法展,也在特殊的疫情防控环境中如期举办。
潜心神,乐其志,这不仅仅是书写的心境,任何一门艺术,包括朗读,不都是如此吗?
21年的大雪节气,下班后去了东山,刚好是日落时分。其实,这几年来节气时节坚持的拍摄,也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潜神且乐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