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舍安顿下来后,舍友说福州的蚊子特别厉害,需要买个蚊帐。我在他们的床上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但也没放在心里,想我也一百多斤的身体,小小的蚊子能把我怎么样!一夜过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幼稚,顺着舍友的指点,我找到了师大著名的学生街。这条不长的小街道有三种货币流通,后来成为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三种货币分别是人民币、师大食堂的菜票和饭票。
话说我们当年读师大的时候,每个月有19.9元的助学金(后来涨到25元),按菜票的方式发放到每个人的手中,菜票可以在校内任何食堂买菜,也可以在校外的学生街任何一个门店或者摊点消费。饭票则是每人28斤,很多女生把用不完的饭票折价在学生街兑换成了小吃和各种各样她们喜欢的东西。对于大多数男生而言,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日子不好过,没有饭菜票只好去学生街拿人民币去兑换。
几十年过去了,学生街上那些从两毛到五毛钱的小吃名字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我依然难以忘怀,有时候就会走进遍及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店找找当年那些小吃的踪影和味道。需要说明的是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各地的小吃还没有走进福州,在福州的北方人也很少见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