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复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 芳心伴暖 | 来源:发表于2017-11-08 11:41 被阅读2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什么是源头知识,一手,二手,三手知识对我们受众有何影响,如果我们拿到的是经过几手的知识,那么很有可能我们得到的只是片面话的观点概念,所以获取的就是碎片化知识,导致认知效率会很差。

    意识到问题,不能说我们就可以立马去翻学英文原著,追寻知识源头,这也是不现实地,毕竟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工具应用达不到这个要求,然而成长就是要去挑战比现在更难一点的东西,可以循序渐进的尽力寻找知识源头,比如目前我们接纳的多是四手知识,那么可不可以挑战一下,查找三手,二手,一步步接近一手,甚至养成习惯,有一天自己成为源头知识创造者。

    从根本上提高认知效率,(认知的收益和你经历的比例)进而摆脱低勤奋区,带着极强的目的性,知道为什么去学,学什么,从哪儿学!然后确定目标,合理分配资源,萃取知识晶体,在需要的时候去调取知识!

    附录案例:

    ☞ 一手信息:知识的源头

    1973 年,诺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与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合作发表了一篇对比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论文,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10 年定律”。他们发现,国际象棋大师的长时记忆中有5 万~10 万个棋局组块,并推测这需要花10 年才能获得。

    1976 年,埃里克森基于西蒙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了针对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并且和西蒙合作发表论文。1993 年,埃里克森与另外两位同事克朗培、泰施罗默基于大量的研究,发表了一篇论文《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这是一手信息。

    ☞ 二手信息:忠实转述一手信息

    2016 年,上述论文第一作者埃里克森发现自己的理念被误读,于是出了本书《刻意练习》。埃里克森在书中强调,并无一个确定的时间门槛让人成为大师。不少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专业技能的习得不是花了1 万小时。在本书中,埃里克森使用的数据也非“1 万小时定律”。

    从事音乐学习的学生在18 岁之前,花在小提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时间是5301 小时,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 小时。

    而且刻意练习还和天赋、练习方式高度相关。低水平的勤奋练习多少小时都没戏。2016 年11 月,学习专家爱德华多·布里塞尼奥在TED上发表了“如何在你关心的事上表现更佳?”(How to Get Better at theThings You Care About?)的演讲,也重复了这个观点。这些书和演讲,算是二手信息。

    ☞ 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

    有个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人读了埃里克森1993 年发表的论文,没有提“刻意练习”这个主概念,只是抓取出来一个“1 万小时定律”,写成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异类》,一时风靡全球,估计你没读过也听人说过。在书中,他充满激情地表达: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因为天资超人,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 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努力是卓越的必要条件毋庸置疑,但1 万小时并不是成功的真实路径。 这是三手信息。

    ☞ 四手信息: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有无数公众号、人生导师、培训师和励志作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解读“1 万小时定律”,告诉你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然后推销自己的方式。成长之旅、1 万小时的诀窍、1 万小时的工具和方法,以及感人的故事,这是第四手信息。

    现在你检索一下,你在一二三四手信息里分别花费了多少时间?

    其实如果你能有英语四级水平,再配合谷歌翻译,基本上1小时就能读完那篇属于一手信息的论文,4小时读完《刻意练习》或者《异类》,不过显然后者含金量更低,但阅读奖赏更高。大部人会被忽悠学习第四手信息,搞不好还真的盲目实践,花去了100 个小时。

    这就是认知效率的差距!“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找到知识的源头,极其功利地读书,萃取知识晶体,这就是提高认知效率的核心方式,在分享中我们举例分析了寻找知识的源头,那么如何极其功利地读书,什么是萃取知识晶体,我们是不是需要立刻着手寻找答案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me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