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在路灯下的影子,想到虚实、往来、聚散、生死,莫名地发慌了一阵。摊开纸,拿起笔,手抄的是杨绛先生的《脚印》:
守着一颗颗星,先后睁开倦眼。看一弯淡月,浸透黄昏,流散着水银的光。听着草里虫声,凄凉的叫破了夜的岑寂。人静了,远近的窗里,闪着一星星灯火――于是,乘着晚风,悠悠荡荡在横的、直的、曲折的道路上,徘徊着,徘徊着,从错杂的脚印中,辨认着自己的遗迹。
层层叠叠的脚印,刻画着多少不同的心情。可是捉不住的已往,比星、比月亮都远,只能在水底见到些儿模糊的倒影,好像是很近很近的,可是又这样远啊!
以前为了留恋着的脚印,夜夜在星月下彷徨,现在只剩下无可流连的空虚,无所归着的忆念。记起的只是一点儿忆念。忆念着的什么,已经轻烟一般的消散了。
把这些放进自己的脑袋,突然释然了——无论样子如何,内里都还是我。有人教我长大,尽管方法不值得感谢,但是自我改变终究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样子,尚且可以看得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