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跳槽之后想快速被新老板认可,有三件事需要做。
第一件事:入职的第一天就向新老板充分了解他对你未来工作表现的期待,并就你的工作职责和阶段性的KPI达成共识。
第二件事:入职的最初阶段(一般建议前三个月),通过高频率(至少每周一次)的review(回顾)及时与新老板沟通,并积极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
第三件事:打造你的个人职场影响力,用实力+影响力,向新老板和公司上下证明你的能力。
做好这样的三件事,就可以在短期内帮助你完成对新工作的适应,获得老板和同事们的认可和信任。
这三件事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关键词:
1. “expectation“ 期望;2.“review”回顾; 3.“impact”影响力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做好这三件事情的关键点:
1. 第一件事—— 充分了解新老板对你未来工作表现的期望。
1)明确KPI。在入职的第一天,或者至少一周之内,一定要和新老板一起制定接下来的目标和KPI,也就是把他对你期望中的工作表现明确量化下来。这里我强烈推荐大家制定KPI的时候,一定要使用SMART原则。S-specific具体;M-measurable可量化;A-achievable可达成的;R-relevant 和你有相关性,也就是在你的影响圈内;T-time有明确的截至期限。谈话结束后,你可以以感谢邮件的方式,感谢老板的同时,把KPI文件附上,形成书面记录。
2)了解KPI背后的故事。有时候光是明确KPI还是不够的,你还需要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KPI。 这时候,一个问题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KPI背后的更多背景信息。你可以这样问你的新老板——“您认为我们当前业务中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希望我可以做一些什么”。通过问这个问题,你就可以把你的KPI和公司的业务方向挂钩,未来的工作中你的方向也会更加明确。以终为始,永远是职场中的黄金定律。
3)交换彼此的工作习惯。这个看似可有可无的小细节,却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帮助你和你的新老板同频。如果你的新老板是个习惯早起工作的人,你就可以把你的会议都安排在早上,这时候应该是他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间段。如果你的新老板习惯于电话或者微信处理问题,你就不要总是用邮件。你也可以把你的工作习惯分享给你的新老板,帮他加强对你的了解。比如,我经常在入职的第一天就会告诉我的新老板,出于对效率和专注的考虑,我习惯每天定时查收回复邮件,不是随时回复。他如果有急事可以随时打我的电话。这种”提前告知“的沟通习惯,会节省你们之间后续的很多沟通成本。
第二件事,定期回顾。
了解了新老板对你的期望之后,除了努力做事,按时达成最近阶段的KPI,定期回顾也特别重要。回顾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个事项:
1)主动和老板约时间,提前发你的review文件,这是一个专业的工作习惯。最初的三个月建议至少一周一次,面对面最好,视频和电话会议都可以。但最好不要通过邮件和微信留言的形式,因为即时双向沟通更高效。如果实在约不上即时双向沟通,也可以通过邮件和其他的形式进行工作汇报。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及时让老板知道我们都在做一些什么,并且给他充分的反馈和建议的机会。
2)建议你去找老板要反馈之前,先进行一个自我总结。对照着入职时和老板沟通好的KPI,找出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记录下来。自我总结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情境反馈”的原则——就是要具体说出自己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对公司和他人的影响是什么,其中表现了我什么样的性格特质和能力优势。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在反馈谈话的时候和新老板的反馈对照,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借机对本阶段的工作做一个很好的复盘。你的良好的复盘习惯也会帮助你在新老板那里建立起一个做事认真,善于学习和反思的良好形象。
3)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老板汇报工作或者征求建议。不要上来就问“老板,这个怎么做?”而是“老板,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我打算这样做,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吗?”正常的老板都喜欢工作主动,愿意思考,且虚心请教的新人。
4)避免一个思维误区——我一定要闷头干出一些成绩来,再拿去给老板看。其实在你最初工作的几个月,有经验的新老板更需要了解的是你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有职场人品。这些东西,都是在不断的和老板沟通的过程中,才能让老板更了解。同时你也会更了解老板的需求,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指点,工作做得好肯定是水到渠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的定期向老板以书面,口头,正式,非正式的形式及时汇报你的工作进展,同时虚心请教。
第三件事,打造你的个人影响力。
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职场中同样需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和影响力。尤其刚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如何让别人看见并认同你的核心能力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