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觉前,孩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明天我不上学了哈。”
我正在为第二天的事情焦头烂额地计划着,一时没反应过来。
“为什么呢。”我尽量和气地问。
“学校风气不好。”孩子低着头,小声嘟囔着。
我叫他说说看,是什么事。
他说,他的练习本不知被谁拿了。他问同学,同学还说他诬赖人。他课兜儿里的零食也被人悄悄吃光了。
我说:“这和上学没有关系呀。”
他说:“反正我不上了。”然后就到一边打游戏去了。
压抑了许久的我,控制着火气,说“你别给我找麻烦,学校风气不好,家里就好了?一天到晚就是玩手机,风气好到哪里?明天必须去上学。”
自此,我们娘俩算是杠上了。
等我稍微平复心情之后,我告诉孩儿他爸事情原委,他爸和我说,不是被人欺负了吧?我说,看起来不像。他爸说,应该不会,他也不是惹事的孩子。他和孩子聊两句得了。
一场家庭纷争就这样结束了。
今早我起床,孩子听到了,迷迷糊糊问:“妈妈,早上我吃什么。”我说:“你睡吧,起来再说。”他就昏昏沉沉睡去了。
经过昨晚一夜的休息和调整,我的精神状态好一点了,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我是不是又犯了“解决问题”的毛病?孩子需要的只是“解决心情”。
我们的大脑在身体状况的支配下,会滋生各种情绪,有的是滋养你的,有的是消耗你的。
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有一段小轶事。或喜,或怒,或悲,或叹。
情绪,能用语言说出来的,是表象;说不出来的,才是引起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
不是因为语言表述不准确,是因为真相是不被接受的。
表面上看起来,孩子在逃避,可能因为本子丢了,不开心;可能因为零食被人吃了不开心;还可能因为被别人怼了,所以不开心。他在多种情绪的控制下,想逃离那个场景。
事实上,孩子确实也是在逃避,这是一种行为态度,身体反应总是最真实的。而原因却不见得如孩子说的那样。
或许是妈妈工作忙没搭理他,他在刷存在感;或许是和同学老师闹别扭,青春期的孩子的自尊总是那么脆弱,又有强烈维护的愿望;或许仅仅只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衣服穿着上学。
这里的原因无论哪一条,单独拿出来说,都是不被允许的。
“妈妈辛苦工作,顾不上管你。”
孩子不被看见,情绪低落。想缠着妈妈,妈妈就会说你长大了,要懂事点。
懂事了,妈妈高兴了,不懂事,妈妈不高兴。
“和同学和睦相处,要尊敬老师,老师很辛苦。”
也许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孩子被同学欺负,被老师误会。孩子又不会去辩解,造成了这种误会。
同学欺负我,是我没有和他们和睦相处,老师很辛苦,我不能说老师不好,说老师不好,就是我的错。
发生误会、矛盾,别人都是对的,永远是我错。
这是我们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心理,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外看,是谦虚的表现,实则是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结果。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小孩到大人的转折点上,从小孩的“无所不能”到大人的“处处碰壁”,中间夹杂了太多不理解和不接受。
我们的孩子总是在童年享尽“荣华富贵”,到了成年,却因欲望无法自给自足,转而大叹社会的不公,自己的不幸。
这种违背成长规律的抚养方式,才是青春期叛逆的根源。
理想与现实的较量,不服气,抗争,最后磨平。
从另一面看,又何尝不是我们做家长的悲哀。自己小的时候总有这个那个的“不幸福”记忆,成年后总想着给孩子完美的童年,可却给不了孩子完美的人生,反而对孩子成长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朋友的孩子,今年25岁,之前顺风顺水,上武校,当兵,总是说孩子很乖很听话。却为了给孩子找什么样的工作,而与孩子发生激烈的争执。他找的工作孩子不愿意去,孩子想要的工作他找不到。
争来吵去,他只剩一句“爸爸妈妈都很爱你”。孩子却说“我知道你们很爱我,可你们什么都给不了我。”
在孩子看来,“给”是爱的表达,“不给”就是不爱。
这个简单又混蛋的逻辑,从我们的婴儿时代就种下了种子,父母要什么给什么,零食,玩具,漂亮衣服。
小孩子总是很好满足,父母边给边享受着这种虚荣心带来的愉悦感。
“爸爸妈妈没钱,去银行取就好了。”有多少家庭的小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好像银行真的是咱家开的。
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大,而父母的能力越来越弱。啃老,殴打,谩骂,皆是因为某人的欲望沟壑没有被填平。
下一代的思考方式取决于上一代的抚养方式。
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真正出问题的是“非黑即白”的抚养态度。我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抚养孩子,而不是孩子真正需要这种抚养。
父母的质疑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不被相信的,也不配被相信,有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向父母证明自己是值得的,这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悲哀,是大多数社会人群的悲哀。
父母的溺爱让孩子养成了自大狂妄的习惯,继而屡屡遭受挫败且不知反省,在外寻不到平衡,转而怒向父母,而父母终将会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越来越无能。
一个人的成长由太多因素构成。父母的抚养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说话方式却是众多因素里的核心力量。把握好核心,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未来,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成为快乐幸福的普通人!
“妈妈,我不上学了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