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耕地有四块,一块在村子南边2公里处,我们称之为“南地”,由于南地基本上退耕还林了,所以就很少前去;一块在村东边,我们称之为“东地”,距离老家也有2公里多,是目前家里面主要的经济来源;一块在村子北边,距离村子较近,我们称之为“北地”;最后一块在北地的西边300米处,是很小的一块地,大概只有2分,现在已经基本废弃。
北地分为南北两块,中间是一条生产路,南北两块大约都是2亩。在我的记忆里,南边那2亩地是这么多年来种植的物品变化最大的地方,除了种植花生、玉米、棉花、小麦外,还种植过大蒜、蔬菜、山药、果树、红薯等,有时是整块地种植,有时是一块地上五花八门,种的什么都有。
有一年,家里面有苹果园的三舅怂恿着父亲在北地载上了苹果树,想把北地打造成像三舅想想的苹果园,以补贴家用。购买苹果苗、栽种、浇水、剪枝、嫁接,父亲、母亲和三舅忙的不亦乐乎,那时的社会治安环境不像现在这么好,今天你种上的树苗,明天早上可能就不知所踪;今天你刨出来的花生,一夜之间就可能进入别人家的院子里。为了更好的照顾树苗,更重要的是防止偷盗,父亲决定晚上住在北地,但是那个时候既没有帐篷更没有汽车,甚至连一辆三轮车都没有,春秋季还好说,不冷不热,凑合凑合就行,大冬天的住在寒风刺骨的地里,可不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
别急,这种事是难不倒像父亲一样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的农民的,他们纷纷选择就地取材,在田地里建设了一些地窨子。首先在空地上挖一个长约205米、宽约2米、深约1.5米的深坑,在向阳处挖出一个斜坡,当作出入的地方,待深坑挖好,用木棍、塑料布、玉米杆、杂草在上边搭成屋顶的样子,地窨子的框架就算做好了。接下来是布置里面,先用铁锹将地面平整一番,在地面上铺上一层厚厚的塑料布,以防潮湿,然后在塑料布上边铺上花生秧或者干草,一个临时的小窝就算布置完毕。
说来奇怪,在地窨子里面居住,居然有种冬暖夏凉的感觉,可能是心理在作祟吧。当时不知什么道理,直到上了学,在历史书中看到古代的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就是这种特点的建筑,书上称之为“半地穴式房屋”,这种建筑正是利用北方寒冷干燥的特点,既能防寒保暖,又可以抵御野兽的侵袭。
白天,我经常和小伙伴在地窨子里面玩耍,打扑克、玩石子儿、石头剪刀布,玩累了就躺在里面睡觉。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天气,就用一块塑料布搭在出口处,几个人坐在地窨子里面,看着外边的雪花一片片落下,听着雨点落在塑料布上发出的滴答滴答声,那种感觉别提有多带劲了。
住在地窨子里面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在秋忙时节焖红薯花生了,在地上挖一个小坑,坑沿用大一点的土坷垃垒起来几层,随手收集一些花生秧和劈柴,在小坑里点燃。坑周围几个人一边烤着火,一边有说有笑,猛然抬头,一轮金黄的圆月挂在满是的星星的天上,让人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只不过我们不是项带银圈,手捏钢叉,正准备尽力的刺向那匹猹,而是一群正在做美食的家伙。
待火把坑内壁和坑沿上的土坷垃烧热,有时甚至是烧红,将刚从地里面扒出的红薯和刚摘的花生扔进坑里,然后迅速的把坑沿的土坷垃也填到坑里,这个时候要小心烫伤,尽量不要用手去推,而是用木棍或者脚。将坑填满后,再用几个土块放在上边作为记号,以便能够快速找到。
等这一切完成后,接下来所做的工作就是回去睡觉,等待第二天的到来。当然,有时嘴馋的实在不行,还没等第二天天亮,坑里面的红薯和花生就已经被吃得一干二净了。不过,这样的时候还是少数,毕竟人得讲诚信嘛,说好的大家一起享用,就会等大家都到齐了才扒出来,好东西要学会分享。
用这种方法焖出来的红薯不像用火直接烧出来的那样,用火直接烤,容易把红薯皮烤糊,吃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弄的满嘴都是黑色。用焖的方法,有点像现在大街上买的烤红薯,皮不糊,把红薯皮轻轻的剥去,里面的红薯肉香甜可口,咬上一块儿,甜到心里。
那时候好多伙伴都喜欢用这种方法做美味,除了焖红薯、花生,我们还焖过玉米、大蒜,甚至还焖过鸡蛋。除了好吃,我想大家更多的是享受做的过程,现在想起来,依然是满满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