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作者: 梧桐雨_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22:29 被阅读0次

    三、父母要学会表达爱。

    胡老师说到,亲子沟通的外在要素是说与听,内在要素是工具性和情感性。工具性就是沟通的内容,情感性是指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的内心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语气语调等都必须是关爱孩子的。话又说回来,世界上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表达这份爱。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同,让孩子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

    胡老师还举了个例子,同样说“聪明”“傻瓜”这样的词汇时,当你的语气语调不一样,听到的却有可能是褒义词也有可能是贬义词。所以,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不能咄咄逼人,要以一种平等的关系与之对话,时时处处想着的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一味地说成绩、未来,让孩子感受到当下的幸福。比如,当孩子玩游戏时,我们可以说:“孩子,是不是学习压力特别大,想放松一下?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看坏了眼睛,玩得时间不要过长,要看看外面的绿色。”这样一说,孩子也能感觉到父母是爱他的,是真正关心他的,自然他也会控制一下。

    四、父母要学会转换角色。

    詹大年校长讲到,很多父母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因为自己的人格有缺失,人格缺失的重要表现就是不能正确地转换角色。在单位里是领导,在家里还是扮演着领导的角色,在学校是老师,回到家里还是老师一样,喜欢教育人,这样自然就不能与孩子建立好的关系。因为在家里,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更不是天天听谁讲大道理的地方。

    父母不管在外面是什么角色,在孩子面前就一个角色,那就是爸爸或妈妈,在父母面前就是儿子儿媳。那就要做爸爸妈妈或儿子儿媳该做的事,该说的话。

    比如,孩子在学校与同学闹矛盾了,回到家里生闷气。如果你是老师,可能会说,同学之间闹点矛盾是正常的,要那么小气吗?我们要大度什么的,一大堆道理。这样一说,可能孩子还更不舒服了,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错。但是作为爸爸妈妈应该先表达出看到孩子不开心,自己也很难过的意思。并可以分享自己小时候与同学闹矛盾的事,自己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这样与孩子产生同理心之后,他可能就会讲一讲事情的经过,说完了这个事,孩子的情绪自然会好起来。

    胡群英老师说,亲子关系的实质是彼此相互陪伴的关系。詹大年校长说,关系就是满足需求。父母要尊重、信任孩子,真心地倾听,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并平等地与之对话,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关心他们的当下幸福,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cl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