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关系中,一个至深的误解是:觉得对方理应为自己的期待负责,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变成自己希望TA所是的模样。这样的心理模式,背后的驱动力是:自我的匮乏,欲望和恐惧。在这种心态下,一切的感受和行为都是围绕自己的需求而发出,关注的焦点始终只是自己,看不到他人的存在。健康的两性关系是:因为喜欢你喜欢我们的家,所以心甘情愿的做很多事来表达爱意,而非基于自身的匮乏,利用关系来满足自己的欲求。
我们所喜欢所想要的只是伴侣能够满足自己的那一部分。并不断的抗拒和试图改造对方不符合自己预期的那些“缺点”。就如同万物都具有一体两面性。一个人身上吸引我们的优点,也同时包含了它的对立面。譬如,喜欢一个人的慷慨,就必然得忍受TA在财务上不懂得合理规划;想要一个人顾家,必然得接受一个人的时间精力的有限性,TA在外部资源的摄取上一定会存在不足;希望伴侣一直爱自己,必然得投入更多的努力,让自己内外在的魅力与修为不断日新月异。不懂得接纳和容忍,对方性格特质的对立面,彼此的冲突和摩擦将源源不断。受自身欲望驱使下的索取,会让人忽略自己与期望物之间的适配程度。
持续交换彼此的现实需要和身心需求,是关系维系的动因。然而,这世间绝大部分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内心的匮乏程度和现有的可以付出的能力总是无法形成良性的平衡。即便一个人有主观的意愿想要去满足伴侣,但也绝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伴侣之间如何处理,转化,面对那些未被满足的欲求的方式和心理能力,便决定了一段关系的长短和质量。开始一段关系时,首先要明晰的是:自己和对方在各个层面是心理期望的上下限。对于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主动积极的去满足对方,而自身能力以外的相互悉知,沟通协调,自我承担。
心灵越成熟的人,对他人越没有过多的期望和要求。因为期望和要求,源自于心理的坑洞和创伤。一个疗愈了自身创伤,填补了内心坑洞,平衡了人格缺失的人,除了简单的衣食温饱之外,心灵圆满无缺,能够担负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所以没有必要去向他人过多的索要关爱,陪伴,理解和照顾。同时,也懂得人性的要求和弱点,以及能量的循环法则:想要得到,必先付出。所以,有心理能力去给予,而不会马上要求回报。
真正的爱,只能源自于内心成熟的个体。一个完全成熟的人意味着:能够整合和接纳完整的自我,对自身的阴性属性有觉知和转化的能力,自己一个人也能够清静自足,喜悦自在,没有缺憾感,无须利用别人来填补自己。在没有成熟之前,人对于关系的渴求,都是无意识中对自己心理创伤所形成的坑洞,那令自己难以忍受的匮乏和孤寂之感的补偿性需索,在这样的心理模式的投射下,一切关系之中必然存在着交换,控制和索取,以及双方阴影面的相互冲击和伤害。这是两个心灵尚未圆满之人所缔造的关系中的附属品。它们需要彼此懂得面对,承担,相互助益和转化。
只有当一个人破除了那种以为自己的幸福,快乐,完整和自我价值感必须得由另一个人或者外物来赋予和成全的意识错觉之后,人才能真正于任何关系之中获得自由。因此,当伴侣让自己的期待落空,欲求不满时,明智的做法不是去针对对方,而是由此看见自心的缺失和坑洞,以及长久所形成的错误的认知模式,努力学习去自我担负,整合与疗愈。让自己的心智在纠缠的关系之中不断超脱和成长。
庆山说:“在爱情中,切忌投射自己的匮乏。如果能够先让自心平衡,发散出芳香,不期待他人带来满足,那么这份关系会少一些伤害。祈祷我们的自爱能够满盈,然后也能够去温柔地去爱人。”一个健康而完善的自我,何须去乞求他人的怜悯和关爱,一颗圆满喜悦的心,才会是爱的原点和源头。因此,每个人最首要之事,是要不断的治愈和完善自己,不把自心的阴影投射给他人,不用自己的匮乏去伤害别人,就是在一段关系中所能够实践的最大的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