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世上有幾種美好的體驗。古人說金榜題名時就是之一。活了幾十年的體會那些固然好,但其實是人生美好的境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人生的小巔峰,或者一些刻骨銘心的小確幸。常見如孩子第一次懂事知道心疼爸媽,私人如只有兩個人才擁有的共同記憶。而我想說的體驗是更普通的事,如同生活般讓人容易视而不见,若能体验到却何其珍貴。
被原諒
也許由於中國式教育大多不鼓勵犯錯,我從小還是一個偏拘謹怕犯錯的人,如若發生令人失望、被人責怪、後果嚴重,心理陰影面積更呈幾何式增長。
從工作開始,我才漸漸不那麼怕犯錯。說來有些修行的味道,我的工作恰恰是一個不太允許犯錯的行業,雖然不如醫生、財務般容不得半點差錯。但是基本也是責任二字時刻懸在頭頂,印在我經手的每一本書上。責任編輯這個發明就頗帶恐怖色彩。有同事笑稱,聽說過責任理髮,責任廚師嗎,偏偏只有責任編輯,責任印製,好一對難兄難弟。
其實也說不出哪一件具體的事情,也可能有些跟質量無關而是別的,類似工作中別人原本對自己的期待因為什麼沒能達到,有點交不了差的感覺。有幸一路我的領導都非常體貼,懷著有些事情盡力也可能會發生的包容心態,很少責怪更少懲罰,讓我可以比較平常心的看待工作中的不完美或者不順利,以及別人對自己的期待。放鬆下來,每一次出現問題關注點都放在積極處理和總結經驗教訓,慢慢地,不是工作中不會再出錯而是出錯對於我不再是一個問題,同樣的錯也很少再三出現了。更重要的是,看淡結果便越來越享受過程。
被幫助
我總結過自己多年交朋友的經驗,獲得友誼的三大法寶是分享私人經驗,請別人幫助自己,以及付出真心。第二點容易被質疑,不是幫助別人嗎?幫助別人自然也是好事,容易理解。但是被幫助與人所建立的心理連結其實更持久也更微妙。心理學有研究發現,第一次幫助過別人的人,當被再次求助時選擇繼續幫助的概率非常之高。甚至有聰明的人歸納如果想提一個高等級的需求,可以先提一個低等級的作為鋪墊,一旦低等的被接受,進一步成功的概率就很高。這多少有點像一旦付出感情就容易不停的持續投入。說跑題了,我想說的是,每次被別人幫助的時候,我的心理感受自然有感激,更多是一種莫名的喜悅,因為感受到一種親近,一種彼此信任在我們之間建立。從沒有我欠了別人的,或急於要償還的想法。或許在我看來,世上最美好的緣分就是你還我欠,你欠我還,糾纏不清,最難得的就是分不清究竟是誰欠誰多一些。人生不欠不還的豈不是不要來往,毫無瓜葛了嗎。
被信任
信任這個東西多數是需要依據的,不能盲目信任,有時候又是對人不對事的,純粹是種託付,使命感油然而生。比如請朋友送家人深夜回家。比如,請朋友代取一個私人重要的物品。比如,姐妹邀請我在婚禮上保管份子錢。信任一定表示他確信你不會出狀況嗎?其實未必,即使是當事人自己處理也會遇到各種問題,真正輕而易舉的事情也談不上信任。信任恰恰體現在困難和應變中,無論發生什麼情況,相信你都會盡力處理好,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同時,出現任何不好的結果,告訴我原因,我都會接受,相信你盡了力,就如同我自己。被信任不應該是一種純粹的壓力,而是動漫裡英雄人物放出絕招之前的感覺,這一招出去成與敗已不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