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交给时间》
——伟大是熬出来的,粥也是。
“学习这个事,刚开始,没有哪个人认为学习是舒服的;学习后,没有哪个人认为学习是后悔的。”这是我套用刘永光医生的一句话改的(他是一位负责人体器官捐献领域的医生,具体我就不介绍了),他是这样说的:“捐献器官这件事儿,捐之前,没有哪个家庭是愿意的:但捐之后,没有哪个家庭是后悔的”。我想,我把他改成“学习”这个词,或者学习这个行为,他说要表达的意思以及做这个行为后的意义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之处。
学习是一个很枯燥乏味的过程,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经常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因为确实太枯燥了。有时我自己会质疑自己——都看睡着了,有意义吗?而且往往还会遭受别人各种各样的质疑,“研究生毕业也和我高中毕业干着同样的工作,拿着差不多的工资”“每天读书还不如多点人情世故,走走关系”等等等等。但我今天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别害怕,因为我们的德,配位。而是那些发出质疑的人应该被质疑:您的德,配位吗?
说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好,说他们目光短浅也罢。他们缺少的是“终局思维”。学习是我们的朋友,而他之所以是朋友,是因为可以把别人在时间里的成长叠加到自己身上。我们学习,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一个“画面感”——通过学习与先贤在他那个时代进行了交流,而后在那个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并从这个终点反复穿梭于各个终点之间。这是学习的人才会有的画面感,因此,我们完全不必害怕。
时间是没有尽头的。我想学习也不应该有尽头。我们要与时间成为朋友,把学习交给时间,时间越久,价值越大。学习的价值也会越大。
逆境出真知,逆境出英才。我想把现在的自己比作一节“干电池”。因为就那么多固定的电量,用完就扔了,再无价值可言。恰恰,现在的我输出价值的方式和对象是确定的,拿的工资也是确定的。这是一件可悲的事儿,但也是一件可幸的事儿,幸在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每天固定工作之余,一定会抽出时间学习,整理输入与输出。因为我和时间成为了朋友,即使这是一个非常漫长且枯燥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逆境(强迫自己从一个舒适的环境到高强度的环境),但我没有虚妄的安全感。我在和时间做朋友,我把学习交给了时间。
怀揣梦想,强大心智。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场景,也就是给自己来点精神氮泵。然后说服自己,坚定着梦想,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输入与输出,坚定实现梦想的态度,不断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塑造。
做一个有方案力的人。为每一个问题拿出解决方案,扫清障碍,最终做出自己的产品。
成为时间的朋友吧!在丰裕的时代,把学习交给时间,完成自我塑造,去创造你属于这个时代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