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见了太多人,那真是形形色色,也触发了不少感想。
这世上唯一绝对平等的东西,就是所有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就是这绝对的平等就可以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差距,每个个体对时间的运用不同,造就这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
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以及阅人情,书中自有万千气象,人情练达即是无字文章,古往今来,不管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凡是在各自领域做出成绩的皆是善用时间的人,研究人杰是极美妙的体验,尤其是角色代入身临其境的推演揣摩,就会发现史书留名的人不论忠奸,当时做的决策都是极冷静的利益最大化权衡,究到底,都可以归结于时间利用率的最大化,而绝大多人的时间只不过是日复一日的低水平重复,相当于把自己的时间(即命运)交到别人手里。
如今的商业社会,职场上工作八小时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多工作者都是机械性的上下班打卡,把上级交代的活做到及格,然后等着拿薪水糊口或养家,如果只是上下班八小时的心态,做的再好也只能是不落伍,而拉开差距的正是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利用,安排好工作外时间才是突破的契机,才有可能把未来的决定权最大限度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时间和注意力是战略资源,时间是生命,注意力是能量,怎么利用时间,怎么管理能量去向,直接决定了会形成什么样的思维,进而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不停的进化、持续终生的学习、按部就班的积累,就是在遇到人生问题时有更多的思考维度,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有见识、有才学、有技能,单一领域的专精可以做到相对不错的社会生态位,可是已经远远不足以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更上一层楼,技术迭代带动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与之相对的我们的思维反应、认知更迭却太慢,很多人不仅缺乏学习的态度,更可怕的是压根就没有紧跟潮流的认知。
这次春节,和侄子一起制定了为期一年半的备高考计划,如何管理精力,如何规划时间,如何复盘,如何在固定的时间投入内赢得更大学习成果,以及善用网络学习名校方法,还要请求我的一水世界名校学神朋友们定期给予方法和认知上的指导,学习有方法,亦应该是人生态度,本来就该是烙入根骨的认知。我从侄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灌输终生学习的理念,现实中太多人一说起学习就会自然而然浮现出鏖战高考的场景,搞到要死要活,一旦毕业就是解脱的心态,不再学习,开始挥霍时间,“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不过老死才进坟墓”,事实上,很多人18岁高考完就已经死了。
拒绝学习,就是停止进化,停止成长,与死何异?!
春节期间还发生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我们县城的一位富翁,包工程发的家,过年期间在家打麻将,突然有警察登门抓赌,县城里大家都相熟,一问之下说是有人举报,举报的人就是在里屋的二儿子,传为笑谈。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常见,家长自己挥霍时间,却逼迫孩子好好学习、实现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想想看,身教胜于言教,这样的父母怎么可能会教育好孩子,怎么可能不产生巨大的代沟?!
不断进化的认知、强悍的自学能力才是恒久的竞争优势。
这世上如果说有什么稳赚不赔、没有风险的投资那就是学习,保持开放、持续学习,让自己处于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才能构建高远的见识和认知,有远见才有可能把握未来的趋势。
如果过得很舒服,放眼望去,都是不如自己的,甚至是围绕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人,没有比自己更厉害的人,众人环绕、满溢赞美感觉会很好,自己最厉害,意味着没有砥砺成长的环境,没有危机恰恰是最大的危机,满足现状、洋洋得意是最大陷阱;只有周围全是比自己厉害的人,有压力才有成长,自己是最弱的,就会形成被动成长的环境,到处都是值得学习的人和事,自己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选择安逸、逃避困难庸庸碌碌,迎难而上、拥抱困难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形成突破才是成功的人。
过期的食品会让人生病,过期的理念认知同样会让大脑生病,唯有学习才能不断补充新的知识营养,维持精神健康。主动把自己放到高压力、快节奏的环境中,向比自己厉害的人学习仿效,不断吸纳新的知识,紧跟世界变迁、时代更迭,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千万有一丝放弃学习的念头,放任自己精神的死亡,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