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第一批的90后已经被算作中年,那80后的中年人身份是铁板钉钉地被坐实了,但我还是愿意把80年代出生的伙伴们称作少年,这更多的是从心理年龄的层面去看。
我们这群尴尬的少年,是充满矛盾的一代。我们一边喝着鸡汤打着鸡血;一边顶着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上下班。我们一边怕死,一边想死。
80后的我们,一边傲娇,一边力不从心。
城市的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都是“含在嘴里怕化掉,捧在手上怕融掉”地爱护着,用“万千宠爱集一身”来形容是毫不夸张。高浓度的爱,让我们拥有快乐的感知与回忆,让我们更懂得去爱,也以为这爱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这世间除了爱,还混杂了太多的成分,例如残酷的社会现实和狼性的竞争者,于是我们开始感到力不从心。
一个朋友说:“我曾以为自身条件挺好的,家里有车有房,现在工作几年后发现昔日的小伙伴早已经把我甩在后面了。那个大山,几年前靠着炒房大赚了一笔,今年45岁,已经有两套别墅了。我每天上班努力工作,兢兢业业,还是拿着那份死工资,真的不是我不肯付出,但是我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 我静静地看着他,听着他说话,我真切地感受到那种茫然和不知所措,想奔跑却搞不清楚哪条路才是对的,毕竟有人说了“如果方向错了,奔跑也是没用的”。
80后的我们,读书时大学扩招,谁知大多数人到毕业时才知道“毕业等于失业”,或者拿着不咸不淡的工资,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照照镜子,仿佛已经能看到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的自己。
心理成熟的进度条才走到一半,就被后浪拍死了。
80后,我们心中一边藏着80后独有的傲娇之心,一边深深感受到身处社会中的无奈与无力。
80后的我们,既要独立,又摆脱不了依赖。
都说只有实现了财政独立,才算是真正的独立。其实除了财政独立,还需要生活独立与精神独立。
80后的夫妻,大多是双职工,孩子难免需要老人照顾。首付要父母给,孩子要父母带,饭要父母做,衣服要父母洗,甚至工作也要父母的社会关系关照,这种状况下,已经步入中年的80后仍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社会太多牵绊,凭自己一人之力,无法撑起生活的全部,我们甚至没有能力独立于其他人来生活。
希望独立的急迫精神需要与无法独立处理一切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成为80后的心头之痛。
80后,到了怕死的年龄。
十年前的我们并不是不怕死,而是没有过多地去思考生死的问题。
那时候,父母尚未老,也还没有尝到养育孩子的压力,可谓是孑然一身,无所畏惧。 现在,年岁渐长,我们的父母也一天天年长了,偶尔瞄到他们鬓上白发越来越多,我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同时我们有了自己年幼的孩子,于是我们变得很怕死,因为我们怕没人好好照顾我们的父母与小孩。
父母老了,他们会有病痛,需要人力和金钱;孩子还小,他们还不会照顾自己,需要我们的悉心照料;这些的前提是我们不能死,不能病,不然后果我们想都不敢想。 除了不敢死,我们还不敢失业,不敢创业,不敢冒险,因为我们输不起。
80后,尚算轻盈的年龄,已经在路上负重前行。 可是,虽然负能量不断,有时寂寞压抑,有时彷徨无助,但是那个在夜里哭得比谁都凶的人,依然在清早打起精神一路前行,不悔不恨。
我们都知道,归来已不可能是少年,但可以是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