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一次旅行途中的见闻

记一次旅行途中的见闻

作者: 虔冰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09:51 被阅读232次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是我非常喜欢的,他说“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毫无疑问的,生活就像一个大染缸,什么颜料都有,在不同的地方触碰了它或者在不同的时间着了它的道,都会沾染上不一样的颜色,这就是经历。你得感谢经历,使你丰富,让你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今天我想说的就是一个我经历当中的小故事。

故事发生在2017.1.17,一架普通的天河联盟成员东方航空公司的客机上。

那是一趟于我而言极其寻常的归途,但是在短暂的四小时里,我从周遭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间百态。

故事的第一幕,邻座是一对老夫妻,从旅途的聊天中了解到,这是一次女儿带他们出来散心的旅行。他们的女儿坐在我们后排,起飞前一直在反反复复的叮嘱他们注意事项,旁人听得可能有点不耐烦,但是女儿一直皱着眉,生怕老人家不适应。飞机降落时,奶奶急着站起,后排的女儿坐不住了,马上起身将奶奶安置在座位上,快速给她系好安全带,然后回到后排坐好,整个降落期间一直在安抚奶奶的情绪,示意她不要着急。

故事的第二幕,一路上飞机遇到多次气流颠簸,在此期间,播音员一共播报了六次“飞机受到气流影响有些颠簸,请您在座位上坐好,系紧安全带。”值得一提的是,机舱后头有一位年纪很小的小乘客,每次发生颠簸的时候,空乘哥哥都会沿着颠簸走到她身边,提醒并确认她系好安全带。

转到第三幕,乘务组组长的笑容很灿烂。他也非常尽职尽责,飞行途中来回巡查,不厌其烦的提醒乘客坐好,系好安全带。

然而在故事的第四幕,坐在过道另一边坐着两位大叔飞行途中打开了手机,乘务员发现后提醒他们关机,但是乘务员刚转身,他们又把手机打开了。

到第五幕,故事就更躁动了。飞行途中两位大叔一直在大声交谈,他们后排坐着一位携带小朋友的阿姨,可能因为孩子太调皮,这位阿姨平均每五分钟就爆发一次怒吼,机舱里吵闹声不绝于耳,老奶奶在飞行期间想休息,却被搅得不得安宁。

难以描述的第六幕,午餐期间,一位大叔的妻子把她的餐盒递给了他,一脸情真意切,她担心大叔食不果腹。大叔没有说多余的话就收下了,一脸云淡风轻,似乎阿姨这么做是应该的。他甚至没有多看阿姨两眼,更没有表达谢意的只言片语。

不能理解的第七幕,飞机在滑行期间,一位阿姨把自己身上安全带解开了,她的孩子问她为什么要把安全带解开,她说因为她是大人,不需要系安全带,于是她的孩子也趁她不注意,偷偷把安全带解开了。

心怀感激的第八幕,飞机停稳之后,爷爷主动帮我把行李架上的包拿了下来,当时其实有点受宠若惊,连忙说谢谢。注意到此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温暖善良的笑容。

飞机落地以后,我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们也各奔东西了。故土的天气难得舒服,心情舒畅,舟车劳顿也少了很多。正因为如此,旅行当中的见闻也变得清晰而且难忘。

这或许是一次不算故事的经历,我更情愿称之为话剧。仅仅是八幕而已,看起来毫不相干,实际上“形散而神不散。”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无一不在透露着人们对于礼制教养的区别认知,值得深思。

女儿对父母的关切被尽收眼底,那是是子孝,是子女对父母恩情应当始终怀抱着的感激之礼;

乘务员对小乘客的耐心体贴,是他的责任感使然,他忠于职守,展现着他对职业和责任崇高的敬意;

乘务长的微笑如和煦的春风吹进每一位乘客的心里。他让短暂的旅途充满生机,礼貌示人,不断的向陌生的来客表示善意;

飞机上不遵守行为准则,并且不听劝阻肆意妄为,这是对自己以及同行的人极大的不尊重,甚至可以说是道德水平堪忧;

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无疑是极不礼貌的,素质之低令人难以忍受。无法在公共场合考虑他人立场的人,更不可能在社会生存的名利场上有公益的善举;

丈夫将妻子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的行为,违背了十义中“夫和妻顺”准则,夫妻失去平等,没有相敬如宾,更不用说举案齐眉,又何来幸福美满之说呢?

为人父母不为孩子做出榜样,反而热衷于制造反面教材,孩子照猫画虎,再难得的白纸也会有被毁掉的那一天。“子孝”是孩子们的行为纲领,那么又有多少父母做到了“父慈”呢?

主动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这是“朋信”和“友义”。人与人之间应当以礼相待,才能在生活的波涛汹涌中寻觅一处落脚点,不让矛盾和误解频发,而让世界充满爱。

“福善不在杳冥 ,即在食息起居处牖其衷;祸淫不在幽渺,即在动静语默间夺其魄。” 这是《菜根谭》中关于善恶见于细微之处的说辞。“礼”并不只体现在家国大义上,举手投足间更见真章!

《礼记》中曾经说过:“以礼为教,使人以有礼。“传统的礼乐文化曾经涵养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推动了五千年文明的源源发展。古人对于礼的重视,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数千年的契机。“礼制”让人类的世界衍生出文明从而区别于其他万物,成为了世界的主宰者。

如果有一天,人类失去了这份自律与互爱,这与弱肉蚕食的动物世界又有什么异同?

"不学礼,无以立",这是孔子教育孔鲤的名言。 尚在千百年前,圣贤就曾明白礼仪教化之重要作用,古之君子也多以礼教自持。是故,“道虽迩,不至不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不可抗力因素越来越多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倡导礼制教育,明大是大非之礼、以民族大义为己任,传承千古不朽的礼制文化,才可能引领民族走向更璀璨的文明!

相关文章

  • 记一次旅行途中的见闻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是我非常喜欢的,他说“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毫无疑问的,生活...

  • 自动回复的笔记

    喜欢写作,想要分享旅途中的见闻和感悟与你。 爱上我,爱旅行,喜欢写作,希望能把旅途中的小小见闻和感悟分享给你,既然...

  • 《乖 摸摸头》读后小记

    《乖 摸摸头》读后小记 1.旅行 旅途中有风景 旅途中有朋友 旅途中有思想见闻,旅途中有随意而安 2.交友-纽...

  • 2017.1.17|记飞行途中的见闻

    假期开始五天之后,今天终于踏上归途。 辗转的路途,让本来不是很特别的行程也变得有趣起来。大概是有那种观察周遭环境的...

  • 《闲转记》

    九九重阳佳节,正好休假,相约友人一起游玩。旅行途中,感慨万分,特写此记,已慰内心! ——题记 第一部分:公交见闻...

  • 途中见闻

    二点钟坐654路到十里店,转坐7路。途经成华文旅,打造好漂亮哦。 在府青路转49路到磨子桥买桃酥。坐车一个半小时。舒服!

  • 途中见闻

    周末天阴,灰蒙蒙的。忽接外地友人电话,说其一行人直接往溪南镇台江码头参观,让我们也赶去会合,中午就在台江聚餐。于是...

  • 途中见闻

    度假回来工作上忙的人仰马翻,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又不想都用在手机、ipad上,也不想缩短宝贵的睡眠时间,简文只是脑子...

  • 记于旅行途中

    期末考试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儿子初二上半学期就要结束了。最近两个多月,他明显努力很多,虽然还是有各种各样的“坏”...

  • 有多远,走多远

    最近在听一个旅行节目:有多远,浪多远。主办方是某个品牌旅行社。讲些旅行途中见闻经历故事。 每期节目四十多分钟,主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一次旅行途中的见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vdfxtx.html